中藥種貯 黃姜的生物學特徵及栽培技術 黃姜學名盾葉薯蕷,從中提取的皂素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工行業,國際市場需求量達8000噸,而年生產只能滿足5000-6000噸。黃姜原為野生,從七十年代開始人工種植,目前...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1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碎骨紅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 甘;苦;性涼。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1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青蒿治聲音嘶啞 青蒿為菊科植物黃花蒿或青蒿的全草,又名草蒿、香蒿。其味苦、辛,性寒,有清熱截瘧、退熱涼血、解暑之功效。臨床也可用於治療聲音嘶啞,療效頗佳。 取青蒿干品60克,加清水...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1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谷精草 谷精草又名文星草、移星草,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帶花莖的花序。每年8~9月采收,將花莖拔出,除去泥土雜質,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辛甘,入肝、胃經,具有祛風散熱、明...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1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天目木蘭栽培技術 概述 用種子繁殖。嚴防外種皮發霉,9月下旬將採得的聚合果,堆於室外促使後熟,日曬脫粒後用草木灰或細沙拌和擦洗外種皮,陰乾沙藏。冬播或次年春播均可。 天目木蘭生長較快...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1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檸條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燥濕解毒,殺蟲止癢。主黃水瘡,神經性皮炎,牛皮癬。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熬油外塗;或研末撒。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2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馬鞍籐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治風火牙痛,關節風濕痛,流火,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調敷。 【摘錄】《*辭典》 2017年01月21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對葉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燥濕,止癢,緩瀉。主濕疹,皮膚瘙癢,牛皮癬,神經性皮炎,皰疹,瘡癤腫瘍,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後下。外用:適量,鮮葉搗汁擦;或調製成... 2017年01月20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藍玉簪龍膽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高熱神昏,肝炎黃疸,咽喉腫痛,目赤淋濁。 【用法用量】3~8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7年01月20日 閱讀 2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果實類藥用植物施肥技術 枸杞、山茱萸、吳茱萸、烏梅、銀杏、酸棗、酸橙、無花果等果實類多年生藥用植物,以果實為收穫對象,其生命週期很長,結果經濟年限為20~50年,1年之中的生長、開花、結實... 2017年01月20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