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東廧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發表解熱;利水。主飲食積滯;噎膈反胃;感冒發燒;腎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煮食。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益氣輕身,堅筋骨... 2016年12月22日 閱讀 1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夜關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腎澀精;健脾利濕;補充痰止咳;清熱解毒。主腎虛;遺精;遺尿;尿頻;白濁;帶下;洩瀉;痢疾;水腫;小兒疳積;咳嗽氣喘;跌打損傷;目赤腫痛;癰瘡腫毒;毒蟲... 2016年12月22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甘草的育苗移植技術 甘草的育苗基地要求灌溉條件好、地塊平整、土地肥沃,地塊大小不限,可大地育苗也可庭院發展。播種時間在每年的4月至8月均可,每畝可播經過處理後的種子10公斤。採用條播,... 2016年12月22日 閱讀 1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色新月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瘀止血。主疔瘡癤腫;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12月22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蒲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外傷出血。 1《廣東新語》:治金刃傷止血用。 2《福建民間草藥》:消炎止血,抑菌退腫。 附方 治創傷止血:水蠟燭整枝末飛散的花,投入小便缸內浸一星期,取... 2016年12月22日 閱讀 16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益母草的鑒別方法 益母草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茺蔚。具有活血調經、祛瘀生新、利尿消腫的功能。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惡露不盡、急性腎炎水腫等病症。 來源 益母草:又名... 2016年12月21日 閱讀 2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胡桃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收斂止帶;殺蟲消腫。主婦女白帶;疥癬;象皮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煎水洗;熏或搗敷。 各家論述 《貴州草藥》:殺蟲解毒。 摘錄 《中... 2016年12月21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土元飼養管理及卵鞘孵化技術 飼養管理技術 一、飼養方式 可用缸養或盆養,也可用池養。飼養室內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0℃左右,這樣9個月就可以上市;如果在室外自然溫度下飼養,需要30個月左右才能上市... 2016年12月21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西洋菜的功效與作用 西洋菜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能清熱止咳、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利尿等功效;對肺癆,肺燥肺熱所致的咳嗽、咯血、鼻子出血、月經不調都有較好療效。... 2016年12月21日 閱讀 1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