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地膚子真假識別 地膚子又名地葵、地麥,為藜科植物地膚的果實,其性寒,味甘苦,入腎、膀胱經。地膚子具有利小便、清濕熱的功效,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病、帶下、疝氣、風疹、瘡毒、疥癬和陰部... 2016年09月07日 閱讀 1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鉤籐栽培技術 一、選地整地 育苗的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腐殖質含量高、濕潤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於秋播前深耕,耕前施入腐熟有機肥,再深耕細耙,並做成高約20cm、... 2016年09月07日 閱讀 1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廣藿香應帶葉使用 現在大部分市場經營、使用的廣藿香是莖,不包含葉。然而,《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明確規定,廣藿香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的地上部分,包括莖和葉,葉不得少於20%。 廣藿... 2016年09月07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百消丹的功效與作用 百消丹的功效: 百消丹適宜於女性,滋補精血化瘀通絡改善循環全面調節內分泌補充雌激素清除體內瘀制何首烏:含有激素樣作用,能對抗人體性腺等腺體功能的衰老減退,有明顯抗衰... 2016年09月07日 閱讀 1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禾葉毛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用於熱病傷津,口乾煩渴,病後虛熱,胃酸缺乏。 用法用量 1~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1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種植藥材的訣竅 當前,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在農村興起了一股種藥熱潮。面對複雜多變的中藥材市場,要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種植技藝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對農民朋友來說不僅要深入市場細心琢...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1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菰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除煩止渴;清熱解毒。主消渴;心煩;小便不利;小兒麻疹高熱不退;黃疸;鼻衄;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60-90g;或絞汁。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1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扁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主咽喉腫痛;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2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白朮保苗措施 近年來,不少藥農在種植白朮過程中由於栽培管理不當,出現白朮大量死苗甚至絕收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經濟效益。因此,白朮保苗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環節。 避免重茬種植。前茬...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半邊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主急性咽喉炎,牙齦腫痛,瘡癤腫毒,熱病便血,瘰疬,疥癬,毒蛇咬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2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2016年09月06日 閱讀 1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