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種貯 冬春季如何提高藥材幼苗的成活率 導語 冬季和早春氣溫低,水分蒸發慢,藥材苗木處在休眠狀態,此時正是移栽木本藥材幼苗的黃金季節。為提高藥材幼苗的成活率,在栽植時藥農應該注意以下六點。 一、保護好幼苗... 2016年09月02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零余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虛益腎強腰。主虛勞贏瘦;腰膝酸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補虛,強腰腳。曬乾功用強於署預。腎虛、耳鳴、陽... 2016年09月02日 閱讀 1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苧麻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根:清熱利尿,涼血安胎。用於感冒發熱,麻疹高燒,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瘍腫毒。 葉:止血,解毒。外... 2016年09月01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釘耙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祛風濕,通經下乳。主主治濕熱淋證,風濕痺痛,產婦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 注意 孕婦禁服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9月01日 閱讀 19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三白草栽培技術 三白草HerbaSaururiChinensis,由於葉子類似荖葉(蒟醬,嚼檳榔的香料植物),且又生長在水邊,故又名水荖葉。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2016年09月01日 閱讀 1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大山黧豆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氣;調經止痛。主痛經;有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種子:有鎮痛的功能。用於子宮內膜炎及月經痛。 摘錄... 2016年09月01日 閱讀 1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葫蘆巴不等同於葫蘆殼 葫蘆巴:又稱胡蘆巴、苦豆、香草,為豆科植物胡蘆巴的乾燥成熟種子。性溫,味苦,入腎經。據測定,含有龍膽寧鹼、番木瓜鹼、膽鹼、胡蘆巴鹼等成分,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 2016年09月01日 閱讀 1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花中皇后月季花 月季花又稱月月紅、四季花,花期綿長,自5月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千姿百色,馥郁芳香,沁人心肺,被譽為「花中皇后」。每年夏、秋季採摘半開的花朵晾乾或用微火烘乾即可作藥... 2016年09月01日 閱讀 1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