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解痙、止痛、安神、定喘。屬安神藥下分類的養心安神藥。 臨床應用 用量0,06~0.6克,內服,入丸散,治療胃痙攣疼痛、喘咳、癲狂。心臟病、心動過速、青光...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蓽茇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行氣;降逆消食;散寒止痛;截瘧。主中寒脘腹脹滿;嘔逆;食積不化;疝腫;婦女宮寒不孕;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研成粉,每次1-2g,每...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鴨兒芹栽培技術 傘形花科(Umbelliferae),為傘形科植物鴨兒芹的莖葉。學名CryptotaeniajaponicaHassk.,又名三葉,野蜀葵。朝鮮、中國、日本和北美洲... 2016年08月19日 閱讀 1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全光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濕退貢。主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及根;有利尿的功能。用於黃疸病。花序:用於產後出血。 【摘...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菩提樹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發汗解表;止痛鎮痙。主風寒感冒;頭身疼痛;驚癇。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0g;或研末,或溫開水浸,1.5-3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1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三種地黃采制各異 地黃入藥有鮮地黃、干地黃、熟地黃三種,雖屬一物,然因采制不同,功效亦有差異。鮮者即採挖後洗淨直接應用;干者即將鮮者曬乾或烘乾,使其內部乾燥而顏色變黑,全體柔軟,以肥...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2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怎樣設置五味子的株行距 現在五味子栽植的方法有三種: 一是行距1.2米,株距0.5米,這都是以前的方法.現在的薄地、沙土地還用這種栽植方法。如果地質好、土質肥沃,不能採用這種方法。 二是行...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豬殃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感冒,牙齦出血,急、慢性闌尾炎,泌尿系感染,水腫,痛經,崩漏,白帶,癌症,白血病;外用治乳腺炎初起,癰癤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14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芒氣筍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補腎;止嘔。主腎虛陽痿;妊娠嘔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