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馬齒莧的藥用價值 馬齒莧現己成為人們所食用的野菜之一,亦有栽培。因其葉如馬齒,而性滑又似莧菜,故名馬齒莧。它對人類的生存曾有過重大貢獻,是我們祖先在荒年中常作充飢的一種野菜。中醫認為...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水細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發散風寒;溫肺化飲;理氣止痛。主風寒頭痛;齒痛;風濕痺痛;痰飲喘咳;脘腹氣滯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綠筍片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化痰平喘。主痰壅氣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0-60g。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治實喘,消痰。 【摘錄】《中華本草》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梔子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止血。主黃疸型肝炎;痢疾;膽囊炎;感冒高熱;吐血;衄血;尿路感染;腎炎水腫;乳腺炎;風火牙痛;瘡癰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鐵色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解毒消腫。主肺熱咳嗽;或咳血;陰虛癆熱;小便不利;癰腫瘡毒;疔瘡結核;燙火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塗。 【摘錄】《中華本草》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交剪草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解毒殺蟲;主疥癬;痔瘡。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調搽。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大高良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胃;散寒;行氣止痛。主胃脘冷痛;傷食吐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 《雲南中藥志》:胃熱者忌服。 摘錄...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茨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治流感,熱痢,腹瀉,黃疸,吐血,目赤翳膜,喉痛,牙痛,疔瘡。 1《植物名實圖考》:搗根取漿含口中,治牙痛。 2《分類草藥性》:泡水...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1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秋梨膏的功效與作用 秋梨膏的功效: 秋梨膏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用於陰虛肺熱之咳嗽喘促、痰涎粘稠、胸膈滿悶、口燥咽干、煩躁聲啞。對肺熱久嗽傷陰者尤佳。 秋梨膏的作用: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虎咬黃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化濕;解毒消腫。主濕熱洩瀉;感冒咳嗽;風疹;瘡癤;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4月08日 閱讀 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