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浮屍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補腎,斂汗,止血。主久病體虛,陰虛盜汗,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燉雞或燉肉服。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溫,...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散血解毒南蛇籐簡介 南蛇籐又名果山籐、窮攪籐,為衛矛科植物南蛇籐的籐莖,每年春、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乾入藥。其性溫,味辛,入腎、膀胱、肝三經。含有南蛇籐醇、山柰酚-7-鼠李糖甘、槲皮...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大葉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泡酒。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1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發散藥之蔓荊子 蔓荊子性味辛涼,屬發散藥,主用於散風清熱、涼肝明目,洽頭痛。 蔓荊子配荊芥、薄荷、菊花、牛蒡子等,治療感受風熱所致的頭痛,發熱、目痛,面腫等症,具有辛涼散熱的作用。...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1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鯊魚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補氣;養肝明目;解毒斂瘡。主眼結膜乾燥症;夜盲症;軟骨病;燙火傷;皮膚潰瘍;外傷創面久不愈。 用法用量 內服:鮮品煎湯,30-60g;魚肝油,10-3...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1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寒涼藥之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屬寒涼藥範疇。有清熱、燥濕、殺蟲的作用。苦參常用於皮膚病。對由於濕熱郁滯而產生的痢疾、黃疸、黃帶、白帶等症,可用苦參配黃柏、木香、茯苓、車前子(布包...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補益藥之蛇床子 蛇床子味辛苦,性溫,屬補益藥。內服有溫腎陽,暖子宮的作用,可用於男子陽痿、性機能減退,女子宮寒不孕等症,常配合熟地、山萸、茯苓、菟絲子、潼蒺藜、當歸,肉桂,淫羊藿等... 2018年03月01日 閱讀 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天腳板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定痛;解毒消腫。主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痔瘡;水火湯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峨嵋藥植》:... 2018年02月28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理氣藥之佛手 佛手味辛苦酸,性溫,屬補益藥。主要功用是理氣和中,舒旰解郁。佛手適用於肝胃不和,氣滯胃痛,胸悶脅脹,食慾不振,嘔吐等症。常配合香櫞、香附,蘇梗,厚樸、半夏、陳皮、藿... 2018年02月28日 閱讀 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