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金果欖優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用於咽喉腫痛,癰疽疔毒,洩瀉,痢疾,脘腹熱痛。 【用法用量】3~9g。外用適量,研末吹喉或醋磨塗敷患處。 【摘錄】《中國藥典》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大伸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經活絡,健胃利濕。治風濕,跌打,胃痛,月經不調,腎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 摘錄 《*辭典》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1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葉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散瘀止痛。主肺熱咳血;肺癆咯血;胃出血;癰腫;瘡毒;跌打刀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各...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1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臭黃荊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止癢。主風熱頭痛;風疹篷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水煎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1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土紅苓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主內出血;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栗荴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散結下氣;養顏。主骨鯁;瘰疬;反胃;面有皺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外用:適量,研末吹咽喉;或外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1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苦檀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殺蟲;活血消腫。主皮膚麻木;癬疥;膿腫。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洗一切皮風。 2.《貴州民間方藥集》:煎湯...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蒲種殼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主面目四肢浮腫;膨脹;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2: 煎湯,12-15g。 【各家論述】 1.《蘇州本產藥材》:利水, 消腫,治腹脹。 2....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1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桑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定驚;祛風通絡。主驚癇;目赤;牙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煎水洗。 附方 1治風濕痛,跌打損傷,高血壓:桑樹根五錢至一... 2018年01月16日 閱讀 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