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石鹼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鹹苦;辛苦;溫;微毒;辛澀;寒 【歸經】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軟堅;消積;化痰祛濕;去翳。主治積塊;噎膈反胃;目翳;疣贅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外...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栗寄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補肝腎;行氣活血;止痛。主風濕痺痛;肢體麻木;腰膝酸痛;頭暈目眩;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1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枇杷一身皆良藥 枇杷葉,別名杷葉、蘆桔葉、巴葉等。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薔薇科枇杷的乾燥葉。其味苦,性微寒。入肺、胃經。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嘔。主治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不止等...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1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鴟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定驚。主頭風;目眩;癇疾。 用法用量 內服:1-3枚,炙或燒存性,入丸、散。 附方 1治癲癇ZHIZONG:飛鴟頭二枚,鉛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梧...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1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葉下紅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水;通經;解毒。主水腫;月經不調;跌打傷腫;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1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花月見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化瘀;隆壓。主熱毒瘡腫;冠心病;高血壓症。 用法用量 內服: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或全草:用於冠心病、白血...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1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扶桑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調經;利濕;解毒。主有經不調;崩漏;白帶;白濁;癰瘡腫毒;尿路感染;急性結膜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2017年12月17日 閱讀 18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藍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血。 咽喉腫痛,風濕痛,打傷,瘰疬。全草3~5錢,水煎服。 腹痛,腰痛,跌打損傷,白帶。根2~5錢,水煎服;外用適量,搗爛外敷。 【摘... 2017年12月16日 閱讀 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籐碎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活血通絡;除濕止痛。主咳嗽;骨折;跌打損傷;勞傷疼痛;風濕痺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 2017年12月16日 閱讀 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