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刺果衛矛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利水消腫。主風濕痺痛;勞傷;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1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多穗石柯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葉:清熱利濕。用於濕熱痢疾,皮膚瘙癢,癰疽惡瘡。 根:補腎益陰。用於虛損病。 用法用量 葉3~5錢;根1兩燉肉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薯良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理氣,止痛。治產後腹痛,月經不調,崩漏,內傷吐血,風濕關節痛,痢疾,瘡癤,蛇咬傷,外傷出血。 1《別錄》:主心腹積聚,除三蟲。 2《藥性考...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1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痺,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入丸、散。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草魚的功效與作用 草魚的功效與作用: 味甘、性溫、無毒,入肝、胃經;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陽、祛風、治痺、截瘧、益腸明眼目之功效。主治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 草...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 別 名 連母、水須、穿地龍 類 別 清熱瀉火藥 采制貯藏 春秋二季均可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習稱「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曬乾。置通風乾燥處,防潮,以備切片入藥...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樸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漆瘡;蕁麻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搗爛取汁塗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12月15日 閱讀 1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越王余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利水;散結。主水腫;宿滯不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下水,破結氣。 2.《海藥本草》:主水腫浮氣,結聚,宿... 2017年12月14日 閱讀 1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水雞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12月14日 閱讀 1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柞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痢疾;腸炎;小兒消袋子化不良;氣管炎;黃疸;痔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或搗。 附方... 2017年12月14日 閱讀 1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