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飲子--《外台秘要》卷八引《萬全方》 【處方】制半夏12克,厚樸(炙)、人參 、白朮、生薑(切)、大棗各9克, 粳米10克,橘皮6克。 【製法】上八味,細切。 ...
戈制半夏
戈制半夏--《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姜半夏4兩,龍涎香1錢,毛橘紅2錢,伽楠香2分。 【製法】上為細末,用化橘紅5錢熬水,竹瀝水1兩,紅曲兌色,江米麵糊成餅...
半夏理中續膈破寒湯
半夏理中續膈破寒湯--《外台》卷六引《刪繁方》 【處方】半夏半升(制),生薑4兩,麻黃3兩(去節),前胡3兩,澤瀉3兩,竹葉1升,細辛3兩,枳實3兩(炙),杏仁3兩...
半夏瀉心湯治療內傷病
清代醫家柯韻伯在《傷寒來蘇集》中指出:「痞因寒熱之氣互結而成,用黃連、乾薑之大寒大熱者,為之兩解。」考寒、熱二邪皆為無形之邪,必賴有形之邪始可互結。有形之邪為何? ...
半夏生長後期塊莖腐爛病的防治
一、發病原因 半夏生長到了8—10月份,也就是進入了霉雨季節,早春種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塊莖,栽培...
半夏散
半夏散--《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紫菀(去苗.淨洗)、五味子(撿淨)、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各二兩半。 【炮...
半夏栝樓丸
半夏栝樓丸--《宣明論》卷九 【處方】半夏(生薑制)、栝樓、杏仁(去皮尖)、麻黃、白礬(枯稱)、款冬花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生薑汁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
姜苓半夏湯
姜苓半夏湯--《四聖心源》卷五 【處方】茯苓3錢,澤瀉2錢,甘草2錢,半夏2錢,橘皮3錢,生薑3錢。 【功能主治】痰飲咳喘。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藿香半夏丸
藿香半夏丸--《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藿香葉8克,半夏150克(生薑汁浸一宿,焙乾),丁香15克。 【製法】上藥三味,搗羅為末,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
半夏化痰丸
半夏化痰丸--《普濟方》卷一六四引《衛生家寶》 【別名】半夏丸 【處方】半夏(去滑)1兩,赤茯苓半兩(去皮),白礬1分(枯),鉛白霜半兩。 【製法】上為末,生薑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