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臨床 肩周炎的艾灸療法 [取穴]天宗、臂臑、外關 [外關]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臥,俯掌的姿勢,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相對。(或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 2016年02月10日 閱讀 3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針灸臨床 氣血兩虧艾灸療法 [取穴] 脾腧、肝腧、腎腧、神闕。 [肝俞]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為足太陽經經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2016年02月04日 閱讀 3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艾灸的功效與作用 艾灸的功效: 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 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濕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廣... 2016年01月20日 閱讀 2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皮膚病偏方秘方 馬鈴薯配合艾灸可愈壓瘡 自2011年至2013年5月,我科護理人員運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溫陽散結、通經活絡、化腐生肌的中醫理論,採用馬鈴薯配合艾灸外敷治療壓瘡,收到了明顯的療效。 治療方... 2015年12月31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婦科偏方秘方 艾灸治胎位不正秘方 至陰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穴,腎經脈氣始接之處,刺激至陰能激發膀胱經經氣,調整腎經經氣,使陰陽平衡,又可沿腎經循行傳遞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宮,維繫和調達胞宮氣血,從而糾正胎位... 2015年12月27日 閱讀 2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