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B 萆薢滲濕湯 婦人久冷--《瘍科心得集·補遺》 【處方】萆薢、苡仁、黃柏、赤苓、丹皮、澤瀉、滑石、通草。 【功能主治】主治濕熱下注之臁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瘍科心... 2017年09月04日 閱讀 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綿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濕濁;消腫毒。主風濕痺痛;腰膝酸痛;小便混濁;淋瀝;白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2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臨床應... 2017年08月31日 閱讀 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B 萆薢飲 萆薢飲--《醫學心悟》卷三 【處方】萆薢3錢,文蛤粉(研細)1錢5分,石韋1錢5分,車前子1錢5分,茯苓1錢5分,燈芯20節,蓮子心8分,石菖蒲8分,黃柏8分。 【... 2017年08月30日 閱讀 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B 萆薢丸 萆薢丸--《聖濟總錄》卷十九 【處方】萆薢、山芋、牛膝(去苗,酒浸,焙乾)、澤瀉各30克,生干地黃(焙)75克,白朮15克,茵芋、蠐螬(微炒)、干漆(炒姬出)、狗脊... 2017年07月12日 閱讀 1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利水通淋;解瘡毒。主風濕痺痛;水腫;小便淋濁;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注意 《四川中藥志》:陰虛火旺,腎虛遺精,多尿及... 2017年05月01日 閱讀 1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紅萆薢 【出處】《中藥材手冊》 【拼音名】Honɡ Bi Xie 【別名】川萆薢(《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或粉菝葜等多種同屬植物的塊根。全年可采,切片... 2017年04月04日 閱讀 1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M 綿萆薢 【拼音名】Mian Bi Xie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 【來源】本品為薯蕷科植物綿萆薢Dioscorea sept... 2017年03月04日 閱讀 1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利小便。主風濕痺前;麻木;小便淋濁;濕熱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2月22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C 刺萆薢 【拼音名】Ci Bi Xie 【別名】大菝葜、紅萆薢 【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刺萆薢Smilax ferox Wall. Ex Kunth,以根狀莖入藥。秋冬春採集... 2017年02月21日 閱讀 16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刺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解瘡毒。治風濕筋骨疼痛,淋濁,梅毒,臁瘡,皮膚過敏,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摘錄 《*辭典》 2017年01月22日 閱讀 1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