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種貯 黃芪規範種植有技術 中藥材黃芪為豆科植物,分為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兩個品系。主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省區,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 2016年08月14日 閱讀 1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H 黃芪雞汁粥 黃芪雞汁粥--《經驗方》 【處方】母雞1只(重約1000~1500克)、黃芪15克,粳米100克。 【製法】將母雞剖洗乾淨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煮...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25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枯萎病 1、病原 枯萎病有多個病原。Fusarium equiseti菌株白色,淺橄欖色至黃褐色。大型分子孢子窄鐮刀狀至拋物線彎曲,近披針形,壁薄,具帶梗的腳胞和尖的頂端細... 2016年07月01日 閱讀 17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白粉病的特點及防治 黃芪為野生或栽培種,在河北省為傳統的中藥材。黃芪在整個生長期受白粉病的為害相當嚴重,直接影響產量及品質。 1、症狀:黃芪白粉病不僅為害葉片,也為害花蕊、莢果、莖稈等... 2016年06月21日 閱讀 2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中草藥黃芪栽培技術 黃芪為豆科植物, 蒙古黃芪和安國市當地種植的膜夾黃芪均為正品黃芪, 其根乾燥後供藥用, 嫩葉炒制後可作藥茶. 一、生物學特性 黃芪為深根系植物, 適宜生長在土層深厚... 2016年05月09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F 防己黃芪湯 防己黃芪湯--《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防己四兩,黃芪五兩,甘草(炙)二兩,白朮三兩。 【炮製】右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風濕相搏,客在皮膚,一身盡重,四肢... 2016年04月20日 閱讀 2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黃芪別名綿苠、綿黃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人藥。生藥稱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托瘡生肌、利水等功效,是我國著名的常用滋補藥材。 一、黃芪的生長發育及習性 黃芪為多... 2016年04月14日 閱讀 2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案心得 黃芪桂枝五物湯治肩周炎 劉某,女,53歲,2010年11月15日初診。右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3個月餘,其間某院診為肩關節周圍炎,予伸筋丹、小活絡丸、獨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藥物交替內服,... 2016年04月12日 閱讀 3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黃芪 【拼音名】Huanɡ Qi 【別名】綿芪、綿黃芪 【來源】為豆科黃芪屬植物膜莢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及內... 2016年04月10日 閱讀 2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高產栽培新技術 黃芪全國性缺貨,價格不斷上漲已成為現實,為了加快繁育和生產,供應市場用藥和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需求,現推出較為先進的種植技術如下。 黃芪在7月下旬以前育苗,種植方式與... 2016年03月31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