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聚葉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主發熱,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各家論述】《甘肅中草藥手冊》:用於癰毒發燒、膽囊炎。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9月07日 閱讀 2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Q 青藏虎耳草 【出處】《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拼音名】Qīnɡ Zanɡ Hǔ ěr Cǎo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通虎耳草之全草。夏季采收,晾乾備用。 【原形態】多年生叢生草... 2016年08月16日 閱讀 1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D 大虎耳草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Da Hǔ ěr Cǎo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須狀,有毛。莖直立,高約20厘米...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1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N 牛耳草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Niu ěr Cǎo 【別名】石膽草(《滇南本草》),翻魂草(《植物名實圖考》),蝴蝶草(《全展選編·傳染病》)。 【來源】為苦... 2016年07月12日 閱讀 1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虎耳草種植管理是關鍵 虎耳草為虎耳草科植物。生於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濕巖隙。原產地為中國,朝鮮、日本也有分佈。是一種蔓生植物,有瀑布狀的纖匐枝,可廣泛栽種作為觀賞... 2016年06月29日 閱讀 1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M 脈耳草 【拼音名】Mai ěr Cǎo 【別名】大黑節草、黑節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丹、四稜草 【來源】茜草科脈耳草Hedyotis costata Roxb.[Ol... 2016年06月25日 閱讀 2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N 牛耳草 【拼音名】Niu ěr Cǎo 【別名】綿還陽草、貓耳朵、石花子、崖青葉 【來源】苦苣苔科旋蒴苣苔屬植物牛耳草Boea hygrometrica (Bunge)R.... 2016年06月07日 閱讀 15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B 斑點虎耳草 【出處】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 Bān Diǎn Hǔ ěr Cǎo 【英文名】 blotch saxifrag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 2016年05月29日 閱讀 2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厚葉牛耳草 【出處】始載於(雲南)。 【拼音名】Hou Ye Niu ěr Cǎo 【英文名】crassifolia Paraboea 【別名】石灰草、岩石白菜 【來源】 藥材... 2016年05月24日 閱讀 21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B 斑瓣虎耳草 【來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西藏。 【性味】淡,溫。 【功能主治】除濕利尿,行血祛瘀,消腫... 2016年05月07日 閱讀 2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