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H 葒草 【出處】《別錄》 【拼音名】Honɡ Cǎo 【別名】游龍(《詩經》),蘢古(《爾雅》),紅草(《爾雅·郭璞注》),天蓼、石龍(《別錄》),蘢鼓(《唐本草》),水葒... 2019年01月17日 閱讀 1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葒草根 【拼音名】Honɡ Cǎo Gēn 【別名】水紅花根、紅蓼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葒蓼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orientale... 2018年08月12日 閱讀 1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葒草 【拼音名】Honɡ Cǎo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地上部分。夏、秋割取地上部分,或將打下水紅花子後剩下的地上部分收集起... 2018年03月17日 閱讀 1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葒草 【出處】 1.《名醫別錄》:葒草,如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實。 2.《綱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紅,故曰葒,曰鴻,鴻亦大也,《別錄》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雲一名石... 2017年12月21日 閱讀 1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葒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截瘧。主風濕痺痛;痢疾;腹瀉;吐瀉轉筋;水腫;腳氣;癰瘡疔癤;蛇蟲咬傷;小兒疳積疝氣;跌打損傷;瘧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 2017年09月18日 閱讀 1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葒草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治心、胃氣痛,痢疾,痞塊,橫痃。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貼。 附方 1治胃脘血氣作痛:水葒花一大撮,水二鐘,煎一鍾服... 2017年08月06日 閱讀 1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葒草花 【出處】《綱目》 【拼音名】Honɡ Cǎo Huā 【別名】水葒花(《摘元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紅蓼的花序。 【性狀】乾燥花序,花多數,攢簇成穗,花被5瓣,... 2017年07月04日 閱讀 1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葒草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除濕通絡;生肌斂瘡。主痢疾;腸炎;水腫;腳氣;風濕痺痛;跌打損傷;蕁麻疹;瘡癰腫痛或久潰不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 2016年04月06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葒草花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Honɡ Cǎo Huā 【別名】水葒花、何草花、狗尾巴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葒蓼的花序。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 2016年02月04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