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L 藜蘆 【拼音名】Li Lu 【別名】黑藜蘆、山蔥、大葉藜蘆、棕包頭、人頭髮、七厘丹 【來源】百合科藜蘆屬植物藜蘆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帶根全草入藥... 2018年05月13日 閱讀 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X 新疆藜蘆 【拼音名】Xīn Jiānɡ Li Lu 【別名】藜蘆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阿爾泰藜蘆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trum lobelian... 2017年08月13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L 藜蘆粉 藜蘆粉--《魏氏家藏方》卷八 【處方】藜蘆半錢(別研),硫黃半錢(別研),斑蝥10枚(去頭足翅),膩粉1錢。 【製法】上為細末,以清油調和。 【功能主治】諸般癬瘡。... 2017年05月28日 閱讀 1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藜蘆的功效與作用 藜蘆其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肺、胃經。藥用最早見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載有:「主蠱毒,咳逆,洩,頭瘍,疥癬,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本草綱目》謂其「噦逆... 2017年04月01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藜蘆 【出處】《本經》 【拼音名】Li Lu 【別名】蔥苒(《本經》),蔥葵、山蔥、豐蘆、蕙葵、公苒(《吳普本草》),梨盧(《本草經集注》),蔥菼(《別錄》),蔥白藜蘆、... 2017年02月03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藜蘆真假鑒別 藜蘆又山蔥、梨盧,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的根及根莖,每年5-6月未抽花莖時採挖,除去苗葉,曬乾或用開水浸燙後曬乾即可入藥。藜蘆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經,具有吐風痰、殺... 2016年10月18日 閱讀 15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風痰要藥–藜蘆 藜蘆,又名山蔥、憨蔥、鹿蔥、藜盧、山白菜、蘆蓮、豐蘆等。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和其他同屬植物的根莖與根。其性寒,味苦、辛,有毒。入肝、肺、胃經。藥用最早見於漢代的《神農... 2016年09月02日 閱讀 14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L 藜蘆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1. 陶弘景:藜蘆近道處處有。根下極似蔥而多毛。用之止剔取根,微炙之。 2.《蜀本草》:《圖經》雲,葬蘆,葉似郁金、秦充、蔑荷等,根著... 2016年01月31日 閱讀 2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