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扁稈藨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瘀通經;行氣消積。主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腹痛;症瘕積聚;胸腹脅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8年02月02日 閱讀 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B 藨草 藨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別名】野荸薺、光棍草、光棍子 【來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除廣東外,各省區均... 2017年02月13日 閱讀 1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P 藨草 【別名】野荸薺、光棍草、光棍子 【來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佈】除廣東外,各省區均有。 【性味】甘、澀,平。 ... 2016年09月30日 閱讀 25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P 藨草 【出處】始載於(《中國植物誌》11卷)。 【拼音名】Pāo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Bulrush 【別名】野荸藹、光棍子、光棍草... 2016年08月27日 閱讀 1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B 扁稈藨草 【拼音名】 Biǎn Gǎn Pāo Cǎo 【別名】水莎草、三稜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莎草科植物扁稈藨草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irpus plan... 2016年06月13日 閱讀 2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