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D 大虻蟲丸 大虻蟲丸--《備急千金要方》卷四 【處方】虻蟲400枚, 蠐螬60克, 干地黃, 牡丹干漆 ,芍葯, 牛膝 ,土瓜根, 桂心各120克, 吳茱萸桃仁, 黃芩, 牡蒙... 2018年06月24日 閱讀 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虻蟲 虻蟲為虻科昆蟲復帶虻的雌蟲體,又名牛虻。藥性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具有破血逐瘀,散積消癥功效,主治血瘀經閉、癥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瘀滯腫痛等。 仲景用虻蟲有3方,即... 2018年01月26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虻蟲採集加工法 虻蟲又名牛虻、牛蠅、牛虻蟲,為虻科昆蟲復帶虻及同屬其他昆蟲的雌性或蟲的乾燥體。該品具有破血逐瘀、散結通經的功能。適用於血滯經閉、症瘕積聚、跌打瘀痛等病症,系常用... 2018年01月21日 閱讀 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虻蟲簡介 虻蟲入肝經血分,善攻血結,逐瘀消癥之功與水蛭相似,二藥有相輔相成之效,常共冶一爐,攻堅散結。余治療婦女月經不行,或產後惡露,臍腹作痛,常用?《婦人良方》地黃通經丸。... 2017年11月08日 閱讀 1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M 虻蟲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注》。《別錄》:虻蟲,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拼音名】Menɡ Chonɡ 【英文名】Gadfly 【別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綠... 2017年05月23日 閱讀 1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M 虻蟲 【出處】《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Menɡ Chonɡ 【別名】蜚虻(《本經)),牛虻(《本草崇原》),牛蚊子(《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綠頭猛鑽(《青海藥材》),... 2017年03月14日 閱讀 1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虻蟲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逐瘀,破積,通經。治癥瘕,積聚,少腹蓄血,血滯經閉,撲損瘀血。 1《本經》: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 2《別錄》:主女子... 2016年12月02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虻蟲的鑒別方法 虻蟲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蜚虻。具有調經破血、消癥軟堅的功能。用於經閉、瘀血作痛、跌仆損傷等病症。來源 復帶虻:又名雙斑黃虻。為虻科昆... 2016年07月21日 閱讀 2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虻蟲的炮製方法 【來源】 本品為虻科昆蟲復帶虹 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的雌性全蟲。 【炮製方法】 一、淨制 揀去雜質,篩去泥屑,除去足翅(《藥典6... 2016年07月18日 閱讀 12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M 虻蟲 【拼音名】Menɡ Chonɡ 【別名】牛虻、牛蚊子、牛蠅、牛蒼蠅、瞎蒙 【來源】虻科昆蟲復帶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或鹿虻T.... 2016年07月02日 閱讀 2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