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干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

【拼音名】Fān Shi Liu Gān

【英文名】Immature fruit of Guava,Immature fruit of Common Guava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乾燥幼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sidium guajava 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曬乾。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5-10m。樹皮淺黃褐色,嫩枝四方形,具白色短毛,老則脫落;芽密被白色短毛。單葉互生,稀有輪生,矩圓狀橢圓形至卵圓形,長5-12cm,寬3-5cm,揉之有香氣,革質,先端圓或短尖,基部鈍至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葉脈微凹或平坦,嫩時疏生短毛,下面淺綠色,疏生小腺體,密被短柔毛,主脈隆起,側脈7-11對,亦隆起,斜出將近葉緣而彎曲;叫柄長4mm。花兩性,腋生1-4朵;萼5片,綠色,卵圓形;花瓣白色,卵形,長2-2.5cm;雄蕊多數,與花瓣等長,花絲白色,花藥淺黃色,縱裂;雌蕊1,花柱長於花絲,柱頭圓形,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數。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洋梨狀,長2.5-8cm,逕3-5cm,果肉通常黃色,也有白色或胭脂紅色。種子卵圓形,淡白色。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荒地或低丘陵上。我國華南各地栽培,常見的逸為野生者。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原產南美洲。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忌寒,生長發育要求平均溫度15.5℃以上。冬季低溫對幼樹有寒害,成年樹葉變紫綠,影響一長髮育。對乾旱與潮濕有較強的忍耐性。一般在年降雨量1000-3000mm的地區均可正常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生長快,結果早,種後第2年便可開花結果,具有多熟特性。

栽培技術 用實生繁殖或嫁接繁殖。實生繁殖:選高產、優質、無病蟲害母樹的成熟果實,洗淨種子,陰乾或短時間曬乾(1-2d),於秋季播種。將種子均勻撒播於床面,用細土覆蓋約0.2cm,淋透水。長至2-3對真葉時,移植於營養袋或苗圃。苗高40cm,春季可定植於大田。嫁接繁殖:用普通番石榴苗作砧木,苗粗達0.7cm直徑時,於3-5月進行芽接。25-30d後解綁,芽片成活後即可截干。第2年春季定植,根據土壤肥力條件,行株中虎為3m×2m或×2.5m×2.5m。

田間管理 幼樹生長期短,定植後,除盡雜草,7,8,9月各施1次糞水或少量氮肥,以作主枝。當主枝長到20cm時再進行1次去損,以培養分枝,擴大樹冠。

病蟲害防治 炭宜病,7-8月用波爾多液噴果表面,10d噴1次,連續2-3次。

【性狀】

性狀鑒別 乾燥的未成熟幼果,呈圓球形,卵形或梨形不等,橫徑2-3cm,鮮時表綠以,干者黑褐色;表面稍粗糙堅硬,先端有宿存的花萼及殘存花柱。果肉堅硬,淺棕色,5室,有多數種子密集鑲嵌於內;種子灰褐色,大如綠豆,呈不規則之扁圓形或三角形。味做酸而澀,氣微香。

以飽滿、堅實者為佳。

【化學成份】未成熟果實含阿聚糖(arabinan)等多糖[1]。幼果還含番石榴鞣素(arabinose ester hexahydroxydiphenic acid),系六甲氧基聯苯酸與吡喃阿拉伯糖結合而成,為一輕瀉劑,而成熟果實中不含有[2]。

【性味】味澀;性平

【功能主治】收斂止瀉;止血。主治瀉痢無度;崩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燒灰,開水送下。

【附方】解巴豆毒: 番稔干、土炒白朮、石榴皮各三錢。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飲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備考] 《植物名實圖考》: 雞矢果,產廣東。 葉似女貞葉而有鋸齒,果如小石榴,味香甜。 按《嶺外代答》,黃肚子如小石榴,皮乾硬如沒石子,枯莖如棘,其上點綴布生,不堪啖食。 當即此。樹小,花黃白,果如梨大,生青熟黃,連皮食,香甜,六月熟。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錄》:止瀉。

2.《廣東中藥》Ⅱ:止痢疾。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