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在廣西玉林中藥材市場、廣州清平藥材市場十分暢銷,在全國各大中藥材市場均有銷售。因為它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蟲蛇咬傷、乳腺炎等症。是預防和治療肝病的有效良藥,是醒酒護肝排毒的有效良藥。玉林製藥廠的「雞骨草膠囊」享譽中外。產品與雞骨草相關的製藥廠年需求雞骨草原料600噸以上,社會、醫療配方用量每年以20%遞增,在兩廣、港澳等沿海地區尚作涼茶飲料,並出口東盟各國,用量大。野生雞骨草量小,主要靠家種。社會年需求量在1200噸以上,市場前景看好。
目前雞骨草市場價格:大葉7~7.5元/kg,細葉16~18元/kg,2007年產量不到1000噸,中藥材市場經營戶庫存薄弱,預測2008年產新之前價格堅挺。因此,2008年有計劃、適度地種植雞骨草是個好機會。
雞骨草簡要種植技術如下:
一、選地整地
雞骨草喜溫暖濕潤環境,能耐乾旱,但怕澇,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可選擇在山坡、旱田或排水良好的水稻田種植。也可間種於幼果林或經濟幼林(如種速生桉的第一年)中能夠見得到陽光的地方,這樣可提高種植地的經濟效益。
種植地要深耕、耙細、起畦,畦寬1.3m。施足基肥。播種前7天噴一次芽前除草劑「丁草胺」預防雜草籽發芽。
二、種子處理和播種
雞骨草種子外表皮有臘質層,很難吸水發芽,在自然條件下發芽率很低,一般只有25%~30%左右。故種子必須經人工處理去掉臘質之後才能播種。處理方法(1):把種子混細沙(比例3﹕1)置於石臼中用杵舂擦,至種子表面粗糙為度;處理方法(2):用35℃溫水浸種8~10小時,已吸水膨脹的可掏出來待播,不能吸水膨脹的則用砂紙磨皮去臘,再用35℃溫水浸脹,滴乾水份後待播。
小面積種植,先催芽育苗後移植(或點播),株行距15×12cm。優點:節約種子,大田苗勻,好管理。
大面積種植:不需催芽,去臘後就能播種。按每畝2kg大葉種子用量(細葉1.5kg),混上細沙均勻撒播或條播。優點是:省工省時,工作效率高。缺點是大田幼苗期除草工作繁雜。
每年3-5月,地溫升至18℃以上時,種子適宜萌發出土,是最好的播種季節。根據老藥農的經驗,清明前後要抓氣象「冷尾暖頭」時播種。在秋季8-9月播種,雞骨草越冬後第二年選擇時間收穫也有成功的範例。播後要薄蓋泥粉,或用齒耙弄一下,以不見種子為度。一般播種後10天左右出苗。
三、田間管理
1、勻苗補苗:雞骨草出苗後一個月應及時間苗、補苗。苗多茂密的要間去,缺苗的則要補種。每12-15cm保留一株,一般每畝有苗10000-12000株。
2、中耕除草追肥:雞骨草在整個生長期要進行多次中耕除草追肥,保持種植地疏鬆無雜草生長,追肥一般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當苗生長一個月後,利用雨天每畝施尿素7kg,3個星期後施氮磷鉀復合肥15kg。以後視苗長勢情況,肥量適當加大。有條件的可結合施一些農家肥。
3、排灌:播種後如遇久旱無雨,應適當淋水,防止過度乾旱;在雨季,要加強排水,防止種植地土壤濕度過大或者積水,引起雞骨草根部腐爛,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四、病害防治
爛葉病:7-8月份在濕度過大或者有積水的地塊常見爛葉病。防治方法:排除積水,畝用井崗黴素粉劑4包(或水劑0.25kg)兌水500倍噴霧。亦可用托布津。
五、采收加工
雞骨草一般當年種,當年11月收穫。也可越冬後第二年收穫。
細葉雞骨草應連根一起採挖,紮成小把。習慣上曬乾後打掉葉子(葉子另外包裝銷售),摘淨豆莢,成「光籐」,搞成大捆或者機壓件,即可上市銷售。細葉雞骨草特點:主根粗直,側根少,籐莖短,商品價值高。一般畝產300kg。
大葉雞骨草一般連根採挖。或第一年先割地上(留下5-6cm芽節)部分,留根越冬第二年再生長,第二年連根一起採挖。曬乾後搞成大捆或者機壓件,即可上市。大葉雞骨草特點:鬚根多、根系發達、籐長葉多,產量高。一般畝產400-500kg,高產可達6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