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整地
選地勢平坦,土壤疏鬆、富含腐殖質的沙土或沙壤土為宜。先一年秋冬深翻土地,施足基肥,每畝施農家肥(廄肥、人畜糞)3000千克。翌年開春再耕翻1次,耙細整平做畦。畦寬1米,高25厘米。
2.繁殖方法
多採用種子繁殖。
播種一般在春季3~4月進行。在事先做好的育苗畦上開成淺溝,溝距25厘米,深約7厘米,條播,每畝約需種子20千克,播後輕輕覆土。亦可以刨成淺穴,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播種3~5粒。播種後要保持土壤濕潤,2周左右即能出苗。一般培育2~3年,當苗高30~40厘米時,即可移栽。
3.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育苗期間應注意中耕除草。葉十大功勞幼苗期生長較慢,如不拔除雜草將會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另外中耕有利於保持土壤水分,促進根系生長,達到壯苗的目的。
肥水管理:出苗後一般不需過多水分,但如遇特別乾旱,應及時澆水。如遇雨季可適當追肥2~3次,用人糞尿或化學肥料均可。
栽植:培育2~3年的植株可進行移栽,移栽在每年3~4月進行。栽前,挖起幼苗,把葉片剪去一部分,以減少水分蒸發。將整好的地做成1.3米寬的畦,按株行距各約30厘米栽種,每穴1株。蓋土壓實,再蓋土與地面平齊,最後澆水定根。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