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旱地栽培技術

一、深耕 白附子喜陰濕、疏鬆的沙壤土。栽培種植上,要因地制宜。山丘旱薄地區要實行深耕、深翻,加深耕作土層,促使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通透性和保水性,利於根系下扎,增強抗旱耐澇能力,可使白附子顯著增產。另外,深耕還有減輕病蟲害的作用。要想深耕就要採取機犁耕翻,機耕比畜犁的活土層可加深15~20厘米,從而改善了土壤結構,使土壤容量減小,孔隙度增大,擴大了貯水範圍,增強了滲水強度,有利於白附子根系發生發展及生長發育,因而可增加植株抗旱能力。機犁深耕促進了耕層土壤微生物活動,使土層中難溶性的有機養分和礦物質養分得以釋放,提高了土壤速效養分的含量,並且擴大了白附子根系營養吸收範圍,使根量隨耕深而增加。深耕越早越好,爭取在秋末冬初進行,這樣能使部分生土凍融熟化,使土層的垡塊風化和自然沉實,還能積蓄冬春的雨雪,緩解春旱,同時,能把大部分越冬蟲卵翻至土層表面,將其凍死,減輕其危害。人工深翻深刨時要注意保持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不亂土層。為了提高深耕當年的增產效果,最好結合增施有機肥料和化肥。

二、整地 多年實踐證明,山丘旱地要想獲取高產穩產,必須在整地上下功夫,整地標準上首先要求地上和地下達到"兩平"。地上平是為了減少雨後徑流,防止水土流失,有利於排水,故應根據水源和排水方向,保持一定坡降比例;地下平是要求土層保持一定的厚度,不能一頭厚,一頭薄,或一邊深,一邊淺。一般土層深度要求保持在50厘米以上。在注意兩平的同時,還要掌握生土在下、熟土在上、不亂土層的原則。要做到精耕細耙,碎土保墒。為促進土壤熟化,要結合冬春耕地,增施有機肥,重施氮磷鉀,特別是增施磷肥壯根促長,增強抗旱能力,對白附子發苗增產有重要作用。

三、施肥 山丘旱薄地,土層淺,質地劣,結構差,肥力低。為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一般每畝施優質土雜肥2500~4500千克,標準氮素化肥30~40千克,過磷酸鈣40~50千克,硫酸鉀10~15千克或草木灰100~150千克。施肥應以基肥為主,深埋掩底,提高肥料養分利用率。

四、合理密植 由於山丘旱地土層較淺,肥力較低,個體植株生長受到一定限制,植株矮小,所佔空間也小,應適當增加群體密度,發揮群體增產潛能,一般株行距按12厘米×20厘米為宜,要求畝株數達到28000株左右。

五、播種 為了適期播種和確保全苗,可因地因時,採取抗旱播種技術。

1、搶墒播種:在播種適期範圍內,底墒好、表墒差的情況下,如遇適時小雨,可趁雨後表墒好,空氣相對濕度大和蒸發量小的有利時機,突擊搶墒播種,以保全苗。

2、提墒播種:在播種前土壤底墒足、表墒差,又無適時雨水的情況下,可在播種前1天的下午,用石磙子把地表全部鎮壓一遍,使下層土壤水分借助毛細管的作用向上輸送,提高表層土壤的含水量,第二天即可播種。

3、悶墒播種:在播前遇旱,土壤無墒時,為了用有限的水造好墒,可按計劃種植的壟(行)距要求,開溝灌水,灌水後立即覆土悶墒2~3天,待播種層墒情適宜時,再按壟行開溝播種。這種悶墒辦法既能節水,又使播種層接近自然墒情,出苗保苗效果好。

六、中耕除草 旱地中耕除草要勤鋤、淺鋤,因為旱時中耕能切斷土壤毛細管,防止土壤水分蒸發,可以保墒防旱,促進根系下扎,而且適時中耕可以有效地消滅雜草,減少雜草與白附子爭水爭肥,能顯著提高產量。一般間苗的同時可進行1次除草,多採用拔除。定苗時進行1次中耕。夏秋季視雜草生長情況各進行1次。第一年的中耕宜淺鋤,以6厘米為宜,第二年進行3~4次。植株高30厘米左右時進行中耕培土,以防止夏季地面受高溫影響而水分過度蒸發,培土時將土培在植株四周,使基部葉子上豎。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