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原名蜜蒙花,到宋代以後發生了變化。 《本草綱目》則記為「密蒙花」,並解釋說「其花繁密,蒙茸如簇錦」。自古為眼科常用藥物,功能祛風涼血、潤肝明目,能消解目中赤脈,除翳障,治羞明。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多淚羞明、青盲翳障、風弦爛眼等病症。
來源 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B.madagascariensis Hance]的乾燥花蕾。
產地與分佈 主產於湖北的恩施、巴東,四川的金堂、廣漢、江油,陝西的安康、紫陽,河南的商城等地。此外,雲南、陝西、甘肅、貴州等省均有分佈與出產。藥材是以顏色灰綠、花蕾密聚、茸毛多者為佳。
快速鑒別 乾燥品花序大小不一,小者為聚傘花序,含花蕾數朵至十數朵不等,大者由若干個聚傘花序組成,通常呈團塊狀,長達3.5cm,含花蕾多至數百朵。外觀多呈暗黃色,花軸直徑2mm,多平直,絕不鉤狀彎曲,全部密被黃色短毛茸。
單獨散在的花蕾,呈短棒狀,上粗下細,長3.5~7mm,直徑1.5mm,為完全花,花梗缺如;萼鍾狀,4裂;花冠在蕾時管狀,頂端圓,略膨大,外表全部密被黃色或灰白色短毛茸,花冠長度與萼筒的比例,隨花的成熟期而有所不同,初生的花蕾,花冠外露於萼筒的部分極短;接近於成熟期的,其露出部分則往往長於萼筒,成熟的花,則花冠於萼筒的上部4裂,裂瓣覆瓦狀排列,卵形,長約2~3mm,頂端鈍圓,腹面橙黃色,花冠管部內面紫紅棕色或茶棕色,金黃色毛茸較稀疏。花兩性,輻射對稱;雄蕊4枚,著生於冠管上,與花冠裂瓣相互生;子房上位,花柱單出,柱頭2裂;子房2室,內含胚珠多數。本品氣味微香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