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鹽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戎鹽。具有補腎、清熱、涼血、消積聚的功能。用於吐血、溺血、目痛、臟腑瘕結、心腹痛等病症。
來源 原礦物為石鹽,屬等軸晶系,與其他鹽礦、石膏及砂岩、粘土等共生。系由內陸湖泊和被沙壩與海隔絕的鹽湖和海灣蒸發乾涸所形成。主含氯化鈉(NaCl)。
產地與分佈 主產青海。其他產鹽地區均有分佈。
鑒別要點 大青鹽的特徵:顆粒呈方形或不規則多稜形、青色至暗白色,具小形孔洞、質硬、砸碎,潔淨光亮,味鹹。
而光明鹽則為不規則塊狀,全體暗白色,不具小孔洞為異爾。
名典鑒別 1《神農本草經》:「戎鹽。主明目、目痛……」2梁?《名醫別錄》曰:「戎鹽生胡鹽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祿城東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3陶弘景曰:「史書言虜中鹽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黑鹽主腹脹氣滿;胡鹽主耳聾目痛;柔鹽,主馬脊瘡;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不入食。馬齒大鹽,黑疑是鹵鹼,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名胡鹽,二三相亂。今戎鹽虜中甚有,從涼州來,亦從敦煌來。其形狀作塊片,或如雞鴨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甚鹹,口嘗氣臭正如毈雞子臭子乃真。又河南鹽池泥中,自有凝鹽如石片,打破皆方,青黑色,又疑此是戎鹽。又巴東朐腮縣北崖有鹽井,鹽水自凝,生傘子鹽,方一二寸,中央突張如傘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4唐?蘇恭曰:「戎鹽即胡鹽,生河崖山阪之陰土石間,大小不常,堅白似石,燒之不鳴灺也。」5宋?蘇頌曰:「陶氏所說九種,今人不能遍識。醫家治眼及下藥多用青鹽,恐即戎鹽也。本草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稜,明瑩而青黑色,最奇。北海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若蜂窠狀,色亦淺於西鹽,彼人謂之鹽枕,入藥差劣。」6明?《本草蒙荃》:「戎鹽類石,出自西羌,一名青鹽。」7李時珍曰:「本草戎鹽雲,北海青、南海赤。而諸注乃用白鹽,似與本文不合。按涼州異物誌云:姜賴之墟,今稱龍域。剛鹵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鹽,累棋而生。出於胡國,故名戎鹽。此說與本草本文相合,亦惟赤黑二色,不言白者。蓋白者乃光明鹽,而青鹽、赤鹽則戎鹽也。今寧夏近涼州地,鹽井所出青鹽,四方皎潔如石。……醫方但用青鹽。」8清?《本草從新》:「戎鹽一名青鹽。甘鹹而寒。出西羌,不假煎煉,方稜明瑩色青者良。」
快速鑒別 顆粒呈四方骰子形或不規則多稜形,直徑1~2cm。青白色至暗白色,半透明,多數顆粒均有小形孔洞一至數個,孔洞為圓形或不規則形。質硬,砸碎斷面有光亮,味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