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調劑工作中發現木香與川木香有互相混用的現象。兩藥雖為同科(菊科)植物,且同載於《中藥學》術香項下,但其性狀、顯微鑒別、薄層色譜、化學成分和功能主治不完全相同,故不能混用。
1性狀鑒別
木香: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I)ecne.的十燥根。呈圓柱形或半圓柱形,長5~10 cm,直徑O.5~5 cm。表面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根痕。質堅,不易折斷,斷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劇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點狀油窄。氣香特異,味微苦。
川木香:為菊科植物川木喬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1ing Var.cinerea Ling的乾燥根…。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稍彎曲,長10~30 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黏的膠狀物,習稱「油頭」。體較輕,質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2顯微鑒別
木香:粉末黃綠色。菊糖多見,表面觀有放射狀紋理。木纖維多成束,長梭形,直徑16~24μm,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網紋導管多見,也有具緣紋孔導管,直徑30-90μm。油室碎片有時可見,內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川木香:橫切面可見木栓層為數列棕色細胞,韌皮部射線較寬;篩管群與纖維束、木質部的導管群與纖維束均呈交互徑向排列,呈整齊的放射狀。形成層環波狀彎曲,纖維束黃色,木化,並伴有石細胞。有髓部已破裂。油室散在於射線及髓部薄壁組織中。薄壁細胞可見菊糖。
3薄層色譜
木香:取本品粉末0.5 g,加氯仿1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去氫木香內酯、木香烴內酯對照品,分別加氯仿製成每l mL含0.5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一環己烷(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川木香:取本品粉末2 g,加乙醚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木香對照藥材,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 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化學成分
木香:根含揮發油0.3%~3%、木香鹼(saussurine)0.05%、菊糖18%。油中主要成分為木香內酯(costuslactone)、二氫木香內酯 (dinydrocostus-lactone)、α-木香醇(α-cost01)、α-木香酸(α-costic acid)、風毛菊內酯(saussurea lactone)、去氫木香內酯(denydcrostus lactone)、異去氫木香內酯、異土氫木香內酯(iso-alantolactone),以及單紫杉烯(aplotaxene)、α及β-木香烯(costene)、α及β-紫羅蘭酮(ionone)等,並含有氨基酸約20種。
川木香:根含揮發油及菊糖。揮發油中含木香內酯 (mokkolactone),分離可得土木香內酯(alantolactone)。
5功能與主治
木香:功能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洩瀉腹痛。
川木香:功能行氣止痛,用於脘腹脹痛、腸嗚腹瀉、裡急後重、兩肋不舒、肝膽疼痛。
綜上所述,木香與川木香雖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認真區分,還足有顯著差別的。在實際的調劑工作中,應仔細辨別,謹防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