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湯中代赭石用量宜小

《傷寒論》第161條說:「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旋覆代赭湯方: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從條文中看,旋覆代赭湯為治療因吐下傷中所致的心下痞硬,噫氣不除之證,病機為中陽虛寒,痰阻氣逆,症見上腹部痞塞滿悶不適,按之緊硬而不痛,頻頻噯氣,或見呃逆,嘔吐,舌苔白膩或厚膩,脈緩或滑。方中代赭石為苦寒重鎮之品,在方中的劑量是明顯小於其他六味藥的,仲景如此用法,意在既用其鎮降逆氣之功,而又不會傷及已經虛損之中陽。而筆者見不少醫者在臨證應用此方時,代赭石多是大於其他藥藥量。對此,筆者認為頗為不當。

旋覆代赭湯的制方之意

旋覆代赭湯方中旋覆花鹹溫,主下氣消痰,降氣行水;代赭石「味苦寒」(《本經》),能「鎮逆氣,降痰涎」(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除噦噫而洩郁煩;半夏、生薑辛溫,和胃降逆化痰;人參、大棗、甘草甘溫,補中益氣,和而用之,扶脾胃之虛而止虛逆。全方標本兼治,虛實並調,鎮降逆氣而不傷胃,益氣和中又不助痰,實乃「承領上下之聖方」(清·羅東逸《古今名醫方論》)。

旋覆代赭湯證為傷寒誤治,病機關鍵在於中陽虛寒,痰飲內聚,胃氣上逆。此證之「噫氣」為胃虛氣逆,屬於虛證,正如清代醫家邵仙根在評吳坤安《傷寒指掌卷三·傷寒變症》中所謂:「中陽虛弱,寒氣入胃,寒挾胃氣上逆,升而不降,氣從喉出有聲,為噫氣也。」此證之「心下痞硬」亦因胃氣虛弱,邪氣逆結所致,與此「心下痞硬」同病機者還可見於桂枝人參湯證、生薑瀉心湯證,以及甘草瀉心湯證等。

仲景經方,謹守病機,藥量配比,法度謹嚴,所以,對於中焦脾胃虛寒所致之心下痞硬,噫氣不除之證,方中代赭石的用量應當謹遵經方理法,不宜過大。這是因為,一則代赭石為苦寒之品,對於中陽虛寒,飲聚氣逆之虛證,應用時不僅要配伍多味益脾和胃之藥,更重要的是用量要小,處處考慮顧護中氣、宣化胃陽,降逆消痰而不傷正;二則旋覆代赭湯證病位在中焦,藥物作用的靶點亦在中焦,應用代赭石也應考慮此藥應在中焦取效,而赭石為重墜之品,如用量過大則會藥過病所,直趨下焦,不能發揮其降脾胃之逆氣以還歸於中焦之效。

病案舉例

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在《經方應用》中也強調:「仲景原方中赭石為劑量最小的一味藥,是生薑的五分之一,是旋覆花、甘草的三分之一,是參的二分之一」,並記載了一則醫話:「劉渡舟老師帶實習時,有一同學給病人開了一張『旋覆代赭湯』,可是服後並不見效,仍是心下痞悶,打呃不止。複診時劉渡舟老師把前方的生薑3片改為15克,代赭石30克減至6克,余無加減,增生薑劑量是欲散飲氣之痞,減赭石劑量是令其鎮逆於中焦,而不至偏走下焦,符合制方精神,所以服後頓效。」可見劉渡舟老師是深諳仲景用赭石之奧秘的。

筆者曾主用旋覆代赭湯治療一患者趙某,女,71歲,上腹部滿悶不舒伴噯氣頻作2月餘,2009年11月2日初診。患者素體虛弱,有糖尿病、高血壓病、慢性胃炎病史。2個月前,因生氣而初感脘腹脹滿不適,繼之噯氣連連,聲音低沉,愈發加重,還伴咽喉部一陣陣憋阻難受,頻清喉嚨,在某醫院診為胃炎、神經官能症,多方治療不效,幾欲失去治療信心。刻診:精神差,脘腹脹滿按之不痛,咽部不適伴梗塞感,乏力,焦慮不安,納差,口不苦、不渴,二便調,舌質淡暗嫩,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水滑,脈沉緩。辨證為太陰病兼氣鬱,痰飲。方擬旋覆代赭湯合半夏厚樸湯加味:旋覆花(包煎)、炙甘草各18克,代赭石10克,法半夏、厚樸各30克,茯苓、生薑各45克,人參、蘇梗、蘇葉各12克,大棗9枚(擘)。4劑,水煎,日3夜1服。上方服後,患者脘腹脹滿不適明顯減輕,噯氣次數逐漸減少,咽幹不適伴梗塞感基本消失,已現難得的笑容,治療信心大增,後守方加減又服8劑,諸症基本消失,還不時有上腹部輕度痞滿,又用附子理中丸續服2周。

該案患者中陽素虛,又加之情志鬱結,木橫侮土,致胃失和降,氣逆痰阻,乃中陽虛損,氣逆痰阻的虛實夾雜之證,病機重點在於中陽虛損,故在應用旋覆代赭湯時,代赭石的用量就不宜重,在降胃鎮沖的同時不傷已經虛損的中陽,所以療效很好。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