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善治濕溫病

茵陳擅退黃疸眾所周知,《別錄》謂其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也進一步闡述其清熱利濕退黃之功。但茵陳尚有宣濕郁之功,善治濕溫病往往為世人所忽視。吳鞠通云:「茵陳宣濕郁而動生發之氣。」甘露消毒丹中即以茵陳宣濕郁,配合蔻仁、藿香、滑石、木通以化濕洩濁,配合連翹、黃芩以清熱解毒,清熱化濕治濕溫病。茵陳的宣濕郁作用在加減正氣散中也有體現。茵陳五苓散中茵陳更有開郁而清濕熱之功。

筆者在臨床應用茵陳,除用於濕熱黃疸外,也常治療濕阻中焦之無黃疸型肝炎、急慢性膽囊炎等症,其熱重於濕用甘露消毒丹,若腑實配大黃,濕重於熱則用茵陳五苓散,重用茵陳為20~30g,意在宣濕郁以分解濕熱。臨證常配白蔻、谷芽等以和解中焦濕濁。

曾有鄰婦右上腹痛,邀余診治,訴腹痛一周伴發熱,查體溫38.3℃,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經縣醫院診斷為急性膽囊炎,輸液及服大柴胡湯加減後效不佳。診其脈滑數,舌苔黃膩,診為肝胃鬱熱,中焦濕濁不化,即立方以三仁湯加茵陳30g,服藥三劑而愈。

陽春三月,茵陳破土而出,藥食俱佳,但其性涼,多食易苦寒敗胃。

熱敷外洗治筋骨痛

慢性筋骨痛證是骨傷科臨床常見的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患總稱,包括筋、骨慢性損傷所致的一系列疾病。

中藥外治法是將藥物塗於皮膚或黏膜上,直接發揮治療作用。適用於慢性筋骨痛證的主要外用類型有膏藥、搽擦藥、熏洗濕敷藥及熱熨藥。在慢性筋骨痛證治療中,主要採用熱敷、外洗二法,熱敷法採用自擬熱敷散,以食醋調之,取其散瘀解毒之功,適用於陰證;以蔥拌之,取其辛香散邪,再蒸熱後用布包好,熱敷患處,結合熨法,疏通腠理,適用於風寒濕痰凝滯於筋骨肌肉之證。外洗法自擬舒筋活絡洗劑,煎湯熏蒸及外洗,起舒筋活絡作用。

外治法的運用要進行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疾病及其病程,選擇不同的治法與方藥。還需根據病變部位選擇相應適宜而有效的外治法和劑型。這裡主要介紹熱敷與外洗法的使用差別。

根據疾病選擇:外敷的熱敷散主要針對勞損和風濕痺症以及退行性病變。在臨床應用中,對於肩周炎、腰肌勞損、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病(早期)等具有較好療效。外洗方舒筋活絡洗劑主要針對筋骨慢性損傷或急性損傷後期的康復治療,臨床用於跌打損傷處的腫脹、瘀斑、疼痛以及骨折後的腫痛、關節僵硬,還有各種關節炎、跟痛症、風濕等。舒筋活絡洗劑熏洗治療,一方面通過其溫熱效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關節液的分泌,另一方面可通過活血化瘀、溫經散寒通絡作用緩解肌肉痙攣,再輔以持續被動的拔伸動作,對鬆解關節囊和韌帶的攣縮、擴大關節的活動度等有積極的作用。

根據部位選擇:熱敷散與舒筋活絡洗劑適用於機體不同部位的筋骨疼痛。對於病位較深的陳舊性損傷和慢性勞損如肩、背、腰、膝關節的慢性病變,可選擇熱敷法。用蒸熟的藥物在患處作熱敷,有溫筋散寒、祛風止痛作用。對於病位淺表的肌腱、肌肉筋膜附著較少的部位,如指、腕、踝、足等處選用洗劑,給予舒筋活絡洗劑,一次性將足量冷水加入藥中,再加入食醋300毫升同煎。煮沸20分鐘後,先熏蒸,後敷患處,有溫筋止痛、滑利關節的作用。另外,根據部位選擇敷、洗之法,也是考慮到應用的方便。

中藥外用在筋骨疼痛的治療中彰顯療效,其優點在於通過藥物外用,藥力透過皮膚、黏膜直達病所,既發揮療效,又減少了內服藥的毒副作用。但不同的外用劑型適應於不同病症應區別對待。同時中藥外用因使用方法繁瑣嚴重影響其應用,尤其是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快節奏,故對外用劑型的改造勢在必行。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