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人才的過剩與匱乏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醫界說到人才問題時流行最多的一句話是「青黃不接」,那時候雖然這麼說,但各地還有一批威望高的名老中醫「撐門面」,中醫界也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名老中醫相繼謝世,儘管到了現在,每年有十數萬中醫藥大學生「出爐」問世,我們仍然明顯感覺到優秀中醫藥人才一天天少了起來,特別是能在臨床上應付自如的實用型人才更是微乎其微。

由於中醫藥人才的嚴重匱乏,很多中醫院沒有特長,技術粗糙,技能平庸,根本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開門面,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把「戰略眼光」轉向西醫西藥。可以這樣說,除了少數中醫師能自豪地說,「不用任何西醫西藥,我的病人依然門庭若市」,多數中醫絕不敢這樣說。

當我們說到這一現象時有一個最時髦的詞——人才缺乏。真是這樣嗎?人才學給「人才」下了多個定義。其中一個是這樣的,具備某一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取得大學專科(以前是「中專」)以上學歷的知識分子就是人才。由此說來,中醫大專院校畢業的專科以上學生都是屬於中醫藥人才的範疇。

按理說,我們中醫院校每年「出爐」的十幾萬人才,正好是中醫醫療機構人才缺乏的極好補充。而事實正好相反,一方面是醫療機構大呼人才少,另一方面卻是中醫院校的畢業生分配難,找不到「婆家」。一些中醫院校的畢業生報怨:我們求職比西醫院校的畢業生困難要大許多倍。

曾經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的本科生吳某告訴筆者,他擇業時就先後到過三所市級中醫院、四所縣級醫院求職,均被這些醫院婉拒。而同年與他一起擇業的一位同學在當地的一所西醫學院(類似於以前的專科學校)取得專科學歷後,在第二次求職時即被一家縣醫院聘用。本來,各級中醫院應是中醫院校畢業生的最佳歸宿地,而事實上,類似吳某這樣的事情,在全國各中醫醫療機構中卻不同程度地發生著。這些用人機構對中醫院校畢業生的總體印象是:與西醫院校畢業生相比,動手能力差,缺乏創新意識,不太願意接收新事物,臨床工作的適應週期相對太長。加之社會上總認為中醫是治慢性病,而治療慢性病掙的錢常沒有治急性病來得容易。在講究經濟效益的時代,中醫醫療機構也不可能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所以說,中醫用人單位的所謂人才缺乏,實際是指缺乏開拓進取、知識面寬、思維活躍、在臨床上能獨擋一面的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複合型人才。中西醫結合專業的中醫人才在中醫用人單位,相對純中醫或純西醫專業的醫學人才說來都要搶手,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當然,學中醫藥專業的醫學生並非天生愚笨,他們和學西醫藥學的醫學生原本沒有任何差異,問題就出在中醫藥的教學模式和機制上,這方面已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也有很多學者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故不贅述。除了這方面的因素,中醫畢業生出生的社會謀職比西醫畢業生還多了一層磨難,那就是社會對中醫及其畢業生的偏見,什麼「慢郎中」、「老中醫,少裁縫」、「西醫看門,中醫看人」、「嘴上無毛,做事不牢」……無一不反映出社會對中醫的輕蔑和對青年中醫師的侮謾,使中醫人才的成長之路更為艱難而漫長。

人才的過剩與匱乏,實際上是人才供需雙方的脫節,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用人單位派不上用場,用人單位亟須的人才,學校根本培養不出來。這除了暴露出中醫機械呆板的教學方式、僵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制外,社會對中醫的神秘化和對中醫畢業生不切實際的「高」要求如「病家不用開口,能知病情根源」之類所表現出的偏見,也是造成人才過剩和匱乏的重要原因。而中醫藥院校只有改變閉門造車的人才培養機制,才是克服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