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秋季腹瀉論治

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腸炎。以嘔吐、腹瀉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為特徵。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主要發生在秋末冬初。起病急,傳染性強,是影響小兒身體健康的多發病。目前尚無特異性療法。秋季腹瀉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其病因病機及治療方藥在古今文獻中尚乏專論。筆者總結出秋季腹瀉的3個特點:1流行多在立冬至小雪之間;2發病多是6~18個月的小兒;3發病初期有發熱、咳嗽等肺系症狀,吐瀉並作,傷陰明顯。提出「小兒秋季腹瀉因燥起」的學術觀點,運用運氣學說對其病因病機、臨床特點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創擬了運用升清降濁法治療秋季腹瀉的有效方藥。

病發秋冬,燥邪當令

秋季腹瀉的發病雖在秋分即已開始,而流行多集中在立冬至小雪之間。根據運氣學說,一年主氣之中「陽明燥金為五之氣,主秋分至小雪」(《中國醫學診法大全》第40頁)。吳瑭在《溫病條辨·方中行先生或問六氣論》中說:「蓋天之行令,每微於令之中,而盛於令之末。」立冬至小雪正為陽明燥金較盛之時,秋季腹瀉集中在此時發病,首當責之於燥邪為患。

燥金克木,專病小兒

秋季腹瀉的患兒月齡大多在6~18個月之間。吳瑭謂:「小兒,春令也,東方也,木德也」(《溫病條辨·解兒難·兒科用藥論》)。陸子賢在《六因條辨·秋燥辨論》中說:「蓋犯是症(指秋燥)者,必由稟賦陰虧,亢陽偏盛,或形瘦身長,或色蒼少澤,稟乎木火之質者,比比皆然。」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肝常有餘,脾常不足,恰為燥邪易感之體,故多罹患本病。這也與「小嬰兒輪狀病毒抗體低,同一集體流行時,小嬰兒罹病多」(《褚福棠實用兒科學》)相一致。

燥極而澤,病發洩瀉

《素問·至真要大論》曾3次提及燥邪致瀉,「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腹中鳴,注瀉鶩溏……」;「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洩……」;「陽明之復……腹脹而洩……」。是該篇闡述六淫致瀉中提及次數最多的一淫。

燥邪何以致瀉?《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饗洩;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脾喜燥乃平和之燥,若燥氣太過,則脾為焦土,又安能為胃行其津液?胃喜潤惡燥,燥氣傷胃後,脾又不能為其輸布津液,胃又安能受納?這樣一來,脾胃俱傷,脾失健運,胃不受納,升降失常,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濁不分,合污而下,洩瀉乃作。脾為太陰,為濕土,喜燥惡濕;而胃為陽明,為燥土,喜潤惡燥,故濕邪致瀉,其病在脾;燥邪致瀉,其病在胃,所以秋季腹瀉為燥邪傷胃,胃失和降,故病初多嘔吐。《素問·六微旨大論》說:「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張介賓註:「陽明之本燥,故燥氣在上,與太陰為表裡,故見太陰,是以燥金而兼濕土之化也」(《素問註釋匯粹》)。所以《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燥極而澤」之論,意即燥至極點反見濕象。與「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同理,也可以把這一現象稱之為「重燥則濕」,故燥邪傷及胃腸即可引起洩瀉,這就是秋季腹瀉的病機特點。

燥邪為病,表裡俱傷

秋季腹瀉發病初期伴有發熱、咳嗽等肺系症狀,繼之吐瀉並作。秋季腹瀉患兒常以流涕、噴嚏、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而起病,這正是燥邪傷肺的臨床表現,與雷少逸在《時病論·秋燥》中的論述:「燥氣襲表,病在乎肺,入裡則在腸胃」相一致。燥邪入裡,傷及胃腸,隨之嘔吐腹瀉。大多數患兒可見病情發展迅速,嘔吐頻繁,上吐下瀉,似霍亂之作,大便臭穢,肛周紅赤,煩躁不安,口渴引飲,舌紅苔黃,指紋紫滯等熱擾三焦之證。重症病例可見皮膚、口唇乾燥,目窠凹陷,涕哭少淚,尿少等陰液暴傷之證,這正與燥為陽邪易傷陰液相符。所以吳瑭在《溫病條辨·補秋燥勝氣論》中稱「金為殺厲之氣」,並引歐陽氏曰:「商者傷也,主義主收,主刑主殺。其傷人也,最速而暴。」

以上可以看出秋季腹瀉患兒以發熱、嘔吐、腹瀉為主證,《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秋季腹瀉病發於秋末冬初深涼已寒之時,不但沒有寒象反而呈現一派熱證,是何原因?《素問·六微旨大論》說:「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吳瑭在《溫病條辨·補秋燥勝氣論》中說:「蓋燥屬金而克木,木之子少陽相火也,火氣來復,故現燥熱乾燥之證。……前人謂燥氣化火,經謂燥金之下,火氣承之,皆謂是也。」燥邪致瀉的證候特點就在於此。

升清降濁,清燥止瀉

秋季腹瀉為燥邪侵襲所致,因患兒體質不同、地域有別及不同年份的氣候差異,秋季腹瀉也有溫燥、涼燥之分。

溫燥洩瀉

初見噴嚏、流涕、咳嗽、發熱等燥邪襲表傷肺之症;約1~2天,隨之發熱加重,食入即吐,約半天~1天,或相伴而至洩瀉大作,吐物酸腐,瀉下臭穢如蛋花樣水便,小便黃赤而少。患兒身熱煩躁,上吐下瀉,口渴引飲,痛苦異常。舌紅苔黃,指紋紫滯。糞輪狀病毒檢測陽性。治宜升清降濁,清燥止瀉。方藥:清燥止瀉湯1號:炒殭蠶3~6克,蟬蛻1~3 克,片薑黃1~3克,蘇葉1~3克,大黃1~2克,黃連1~3克,烏梅3~6克,甘草3~6克。日1劑,水煎,頻服。

清燥止瀉湯1號由升降散(《傷寒瘟疫條辨》)合蘇葉黃連湯(《濕熱病篇》),加烏梅、甘草而成。升降散系清代溫病學家楊栗山先生之名方,在其論述小兒溫病時明確指出:「但知不思乳食,心胸臌脹,疑其內傷乳食,不知其為溫病熱邪在胃也。但知嘔吐噁心,口乾下利,以小兒吐利為常事,不知其為協熱下利也……凡雜氣流行,大人小兒所受之邪則一,且治法藥餌相仿,加味太極丸主之,升降散亦妙」(《傷寒瘟疫條辨》)。故取升降散升清降濁,合蘇葉黃連湯清熱和胃止嘔,加烏梅、甘草酸甘化陰。方中蘇葉伍蟬蛻、殭蠶,宣肺化痰止咳以清上焦之熱;蘇葉伍黃連,清熱和胃止嘔以安中焦;黃連配烏梅、甘草,清熱止瀉斂陰以固下焦;大黃配甘草為大黃甘草湯清熱和胃止嘔,諸藥配伍,共奏升清降濁,清燥止瀉之效。咳止、嘔停者,去蘇葉;陰傷明顯、舌紅少苔無津者,去蘇葉、黃連,加葛根、白芍;瀉下無臭穢,舌苔不黃者,去薑黃、大黃,加白朮、扁豆、山藥等以健脾止瀉。

典型病案:張某,男,1歲3個月,2009年11月16日初診。主訴:發熱、咳嗽、嘔吐、腹瀉2天。患兒昨天發熱、咳嗽,社區診為感冒,給予小兒感冒顆粒。當晚即嘔吐、腹瀉,社區又給頭孢克肟顆粒及止吐藥,病情反重。視患兒煩躁不安,發熱,體溫38.1℃,時而嘔吐,腹瀉蛋花樣水便,10小時內已瀉8次,臭穢難聞,舌紅苔薄微黃,脈滑數,指紋紫。糞輪狀病毒檢測陽性。濕熱體質。診斷:秋季腹瀉。辨證:燥邪侵襲,升降失常。治法:升清降濁,清燥止瀉。方投清燥止瀉湯1號:蘇葉2克,蟬蛻3克,炒殭蠶5克,薑黃2克,大黃1克,黃連2克,烏梅3克,甘草3克。1劑,水煎,頻頻與之。

二診(2009年11月17日):嘔吐已止,發熱退,腹瀉次數減少,舌質紅苔白。上方去蘇葉、大黃,加陳皮3克,2劑,日1劑。瀉止納增而愈。

按:本例患兒之母系一位大學教師,看過處方後返問:「孩子腹瀉怎麼還用大黃?」答曰:「大黃不僅瀉下,還能止瀉,孩子患的是秋季腹瀉,是燥熱瀉,非大黃清熱不止。」次日複診,果應余言,頻頻致謝。患兒嘔止、熱退、瀉減,方去蘇葉、大黃,加陳皮和胃,2劑告愈。

涼燥洩瀉

初起鼻流清涕,噴嚏,輕咳,不發熱,繼之納呆嘔吐,洩瀉日3~5次,多為蛋花樣便,氣不甚臭,小便清,口不渴,精神可,舌淡苔白有津,指紋淡紅。糞輪狀病毒檢測陽性。治宜升清降濁,溫胃止瀉。方藥:清燥止瀉湯2號:蘇葉1~3克,姜半夏1~3克,乾薑1~3克,炒殭蠶1~3克,蟬蛻1~3克,茯苓3~6克,煨烏梅1~3克,炙甘草1~3克。日1劑,水煎,頻服。方中蘇葉、半夏、乾薑,宣肺止咳,溫胃止嘔;蟬蛻、炒殭蠶配姜半夏升清降濁;茯苓健脾止瀉;煨烏梅、甘草酸甘化陰,澀腸止瀉。表解者去蘇葉,嘔止者去半夏,脾虛明顯者加白朮,洩瀉逾五日者加公丁香。

典型病案:

宋某,男,1歲,2009年11月8日初診。主訴:流涕、咳嗽、嘔吐、腹瀉3天。經社區用藥咳停而吐瀉不止。患兒嘔吐日2~3次,大便日5~7次,多為水樣便,無膿血,舌淡苔白滑,指紋紅。糞輪狀病毒檢測陽性。氣虛體質。診斷:秋季腹瀉。辨證:燥邪侵襲,升降失常。治法:升清降濁,溫胃止瀉。方投清燥止瀉湯2號:蘇葉2克,姜半夏3克,乾薑2克,蟬蛻3克,炒殭蠶3克,茯苓6克,煨烏梅3克,炙甘草3克。1劑,水煎,頻服。

二診(2009年11月9日):患兒嘔吐止,腹瀉次數明顯減少。上方去蘇葉、半夏,加白朮3克,砂仁1克。再進2劑而愈。

按:該患兒治癒後學生問曰:「老師,清燥止瀉湯2號不用薑黃、大黃如何降濁?」答曰:「濁有寒熱之分,1號治溫燥,2號治涼燥,所以不用大黃、薑黃而用半夏辛開而降,配乾薑與殭蠶、蟬蛻共奏升清降濁而止瀉之功。且秋季腹瀉病程短轉歸快,方藥當隨病機而變化,以防實實虛虛之弊。」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