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澀腸止瀉,涼血止血。主赤白下痢;腸炎腹瀉;腸風下血;肺癆咯血;吐血;崩漏帶下;外傷出血;疔瘡;燙燒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
1治痢疾:鮮翻背白草一兩。加水煎好。將適量紅糖放於鍋中,加酒二兩,點燃燒過,再兌人已煎好的藥水,然後服用。
2治療瘡:鮮翻背白草,搗爛敷患處,留頭,干則換之。
3治風濕痛,翻背白草根三兩。泡酒服。(1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4治外傷出血:翻白葉根,研粉撒。(《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帶,大腸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燒酒為引。
2.《貴州民間藥物》:治痢疾,疔瘡,風濕。
3.《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止血,消炎收斂。治痢疾,腸炎,胃痛,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痛經。
4.《雲南中草藥選》:涼血止血,收斂止瀉。治肺結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貧血,赤白痢疾。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