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止血。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肝炎;濕熱帶下;癰瘡腫毒;痄腮;口瘡;燙火傷;毒蛇、狂犬咬傷;皮膚濕疹;吐血;尿血;便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外敷;或煎湯洗。
各家論述
1.《峨嵋藥植》:根狀莖:清火退熱。
2.《貴州民間方藥集》:全草:止咳。治傷風感冒;外用治九子瘍,消腫毒。
3.《廣西中藥志》:葉:治熱咳吐血,紅白痢疾,解毒;外治跌打出血,水火燙傷,瘡瘍爛肉等證;根:治赤白痢。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全草:清熱,解毒,利濕。治流感,感冒,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皮膚濕疹。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