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涼血散血。主咽喉腫痛;肺熱咳嗽;肺癰;目赤腫痛;痢疾;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金瘡止血,長肌,斷鼻中衄血,取葉挼碎敷之;亦煮服斷血瘀及卒下血。
2.《綱目拾遺》:專清肝火。
3.《本草再新》:清火開氣。
4.《植物名實圖考》:養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搗敷5.《分類草藥性》:退火散血,消腫毒。跌打損傷,泡酒服。
6.《福建中草藥》:清熱瀉火,消腫解毒。治痢疾,白喉,喉炎,扁桃腺炎,嬰兒頭面濕疹,疔瘡,牙癰,牙痛,乳癰,狂犬咬傷。
7.《四川中藥志》:治房傷,咳嗽,吐血及婦人血氣痛。
8.《閩東本草》:治手掌或手指刺傷,蛇蟲咬傷。
摘錄
《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