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脫肛是指肛管、直腸向外翻出而脫垂於肛門外,又稱直腸脫垂,是小兒常見病之一。脫肛有輕重之分,輕者僅有部分脫出,為直腸黏膜脫出,多在解大便時發生,便後可自行還納;重者可完全脫出,脫出物包括直腸各層,站立、咳嗽、啼哭時即能脫出,須他人幫助才能還納。引起脫肛的原因,中醫認為不外乎中氣下陷和大腸實熱。中氣下陷者兼見面色白光白或萎黃,形體消瘦,精神萎靡,易汗納呆;大腸實熱者兼見脫出物紅腫刺痛瘙癢,肛門灼熱,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身微熱,口乾等。
本病應盡量採用保守療法,按摩治療本病效果較好,通過補中益氣或清熱通便,達到提肛固脫的目的。
【按摩療法】
1.中氣下陷
(1)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補脾經、補肺經、補大腸、推三關各100次;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百會、外勞宮穴各1分鐘。
(2)取仰臥位,用指摩法摩腹3分鐘;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氣海、關元、天樞、足三里穴各1分鐘。
(3)取俯臥位,用拇指指腹端推上七節骨100次,按揉龜尾3分鐘;再用雙手拇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
2.大腸實熱
(1)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清脾經、清大腸、清小腸各100次;用拇指指腹端退六腑100次;用中指指腹端按揉膊陽池100次。
(2)取仰臥位,用指摩法摩腹3分鐘;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天樞100次。
(3)取俯臥位,用拇指指腹端推下七節骨100次,按揉龜尾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