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溫中;行氣;散瘀;解毒。主裡寒腹痛;食積腹脹;胸痺疼痛;赤白帶下;衄血;吐血;漆瘡;瘡癬;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 30-60g;或搗汁。外用:搗敷;或溫熨;或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養發。
2.《本草拾遺》:搗根汁多服,主胸痺骨痛不可觸者。
3.《綱目》:功用與韭葉相同。
4. 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諸癬。
5.《醫林纂要》:大補命火,去瘀血,續筋骨,逐陳寒,療損傷;加酒服之,回陽救急。
6.《分類草藥性》:治風熱,消食積,明目清昏,補遺精,止鼻血,清虛火,搽疳瘡,熏喉蟻癢。
7.《現代實用中藥》:治吐血及衄血,又搗汁塗漆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