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鹹,寒,
1《別錄》:"味鹹,寒,無毒。"
2《日華子本草》:"平。"
1《本草衍義》:"甘,鹹。"
【歸經】入心、腎、膀胱經。
1《本草衍義》:"入腎。"
2《本草經疏》:"入手足少陰經。"
3《長沙藥解》:"入足太陽膀胱經。"
【功用主治】涼血,明目。治尿血,吐血,齒舌出血,目赤痛,風眼爛弦,牙痛。
1《本經》:"主明目、目痛,益氣,堅筋骨。"
2《本草經集注》:"解斑貓、芫青毒。"
3《別錄》:"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出。"
4《日華子木草》:"助水髒,益梢氣,除五臟癥結,心腹積聚痛,瘡疥癬等。"
5《本草衍義》:"功在卻血。治目中瘀赤澀昏。"
6《綱目》:"功同食鹽。"
7《本草備要》:"堅骨固齒,明日烏須。"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分;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揩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