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消瘀,止血。治黃疸,痢疾,水腫,風濕痺痛,咳嗽吐血,喉癰,痔漏,刀傷,燙傷。
1《王安卿採藥志》:散喉癰。
2《粵志》:辟暑。
3《綱目拾遺》:治吐血。
4《植物名實圖考》:能舒筋絡。
5《福建民間草藥》:利尿,逐水,止痢。
6《湖南藥物誌》:化痰止咳。治蛇咬傷,燒傷。
7《廣西藥植名錄,:治刀傷出血,拔膿消炎。
8《貴州藥植目錄》:治黃蜂刺傷,鼻匿,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
附方
1治水腫:鮮翠雲草二兩。加水煎服,日服兩次。忌鹽一百天。(《福建民間草藥》)
2治黃疸:鮮翠雲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3治淋病:翠雲草一兩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4治赤白痢:翠雲草鮮根一至二兩。酌加冰糖,衝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5治吐血:翠雲草三錢。水煎服。(《百草鏡》)
6治濕痰咳嗽:鮮翠雲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7治關節風濕痛:鮮翠雲草二兩。酒水煎服。
8治積傷胸脅悶痛:干翠雲草一兩。和墨魚乾同煮食。(6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9治痔漏:翠羽草同胡桃葉煎洗。(《汪連仕採藥書》)
十治腳抽筋;翠雲草煎水洗。(《湖南藥物誌》)
摘錄
《*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