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腫毒良藥「絲瓜」

絲瓜屬葫蘆科植物,因老則筋絲羅織,很像我們人的經絡,故名之。此物原產印度,據《本草綱目》記載:「(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月下種,生苗引蔓延樹竹,或作棚架。其葉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細毛刺,取汁,可染綠。其莖有稜,六,七月開黃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黃。其瓜大寸許,長一、二尺,甚則三、四尺,深綠色,有皺點,瓜頭如鱉首。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瓜蔞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捲鬚,皆可食也。」

絲瓜性味甘平,清香甘甜,《本草求真》記載其入腸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崩帶,血淋,疔瘡,乳汁不通,癰腫。

關於絲瓜治療無名腫毒,其實古籍中早有記載,如《本草求真》謂:「絲瓜性屬寒物,味甘體滑。凡人風痰濕熱,蠱毒血積,留滯經絡,發為癰疽瘡瘍、崩漏腸風、水腫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經達絡,無處不至。但過服亦能滑腸作洩,故書有言,此屬菜中不足,食之當視髒氣以為可否也。朱震亨:治痘瘡不快,枯者燒存性,入硃砂研末,蜜水調服。」《本草蒙筌》載:「治痘瘡腳痛,燒灰,敷上。」《醫學入門》:「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餘毒,並乳疽、疔瘡。」《仁齋直指方》:「治癰疽不斂,瘡口太深:絲瓜搗汁頻抹之。」

其實,日常食用的絲瓜一身皆寶,其絡、籽、籐、葉均可入藥。只不過人不識其性,唯有絲瓜絡用於臨床而已。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