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江南地區,每到冬季,百姓常有的習慣,此習俗歷史久遠,至今不衰。
對證下藥、「量身定做」膏方
膏方,又稱煎膏、膏滋。它是古老的方藥丸、散、膏、丹劑型之一,又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外用膏劑,即今骨傷科、外科常用的軟膏及硬膏藥,常用於外科瘡瘍疾患或風寒痺痛等疾病,其效甚佳,可直達病所。內服膏劑,是將飲片再三煎熬,去渣濃縮,加冰糖或蜂蜜等輔料收膏,可長期服用。滋補藥多採用膏劑,有滋補強身、抗衰延年、防病祛病的作用。它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以辨證論治為基礎,根據病人的體質和病情等綜合情況精心組方。全部製作過程必須嚴格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工序。因此,膏方可以適合不同體質、不同疾病、不同年齡人群服用。其特點是因人處方、「量身定做」、對證下藥。與湯劑相比,對疾病和體征的涵蓋面更大,能更好地保持藥物性能,保存時間長,服用方便。
膏滋藥有兩個主要作用,一為滋養臟腑之本以補虛,也就是滋補類,二為調和臟腑氣機以祛邪,也就是治病類。因此對虛證人群來說,用膏滋藥有治未病的作用。通過辨證論治投以膏方可以改善不適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有明顯的療效和極大的優勢。膏方不僅僅是滋補,更不是單純補益藥物的疊加,它實際是人體功能的整體調節,是因人而異的方藥配伍和特殊加工的過程。
發揮膏方扶正培本的抗癌作用
中醫學認為,腫瘤的形成、生長及發展過程是機體正邪鬥爭、彼此消長的過程。腫瘤的形成是由於正氣虛衰,機體失衡,客邪留滯而引起的一系列嚴重病變反應。西醫採用手術切除或放、化療等治療手段,雖能消除局部癌症病灶,或使瘤體縮小,但很多人並未從中獲益,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了正常細胞,並產生一系列毒副反應。因此,扶持正氣、培補本元、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是腫瘤患者膏方調治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扶正培本方法有:
健脾益氣法:是治療腫瘤患者以氣虛為主要表現的基本方法。主要適用於脾胃氣虛證,如腫瘤術後、化療後脾胃功能損害及中晚期癌症患者,表現為食慾減退、胃脹、乏力、便溏、噁心且舌淡胖、苔薄白,脈細弱等。臨床上常用方劑如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六君子湯等加減。
養陰生津法:是治療腫瘤患者陰虛內熱、或放、化療後以陰津耗傷為主要表現的基本方法。臨床表現有潮熱、口乾、煩熱、頭昏、耳鳴、便秘且舌紅無苔等症。常用方劑如沙參麥冬湯、生麥散等加減。
滋陰補血法:是治療腫瘤患者以血虛為主要表現的基本方法。表現為面色無華、心悸、失眠、手足發麻且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等。臨床上常用方劑如四物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當歸補血湯等加減。
溫補脾腎法:是治療腫瘤患者以脾腎陽氣不足為主要表現的基本方法。如中、晚期癌症,或放、化療之後,或老年患者出現肢冷、乏力、腰痛、尿頻且舌淡質胖、苔薄白、脈沉細等。臨床上常用右歸飲、腎氣丸、附桂理中湯等加減。
總之,膏方是醫生正確運用中醫基礎理論,為各人量身定制的兼顧補養與治療、高效與簡便的中藥製劑。膏方配伍因人制宜,注重整體,全面考慮體內氣血陰陽的變化,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