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活血止痛;下乳。主痢疾;腸癰;肺癰;乳癰;疔瘡腫毒;痔瘡腫痛;出血;跌打傷痛;產後瘀滯腹痛;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附方
1治產婦有塊作病:蘩萎草滿手兩把,以水煮服之。(《范汪方》)
2治中暑嘔吐:鮮繁縷七錢,根木葉、腐嫁、自牛膝各四錢。水煎,飯前服。(江西《草藥手冊》)
3治腸癰:新鮮蒙萎二兩五錢。洗淨,切碎,搗爛煮汁,加黃酒少許,一日二回,溫服。(《現代實用中藥》)
4治淋:蒙萎草滿手兩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飲。(《范江方》)
5治丈夫患惡瘡,陰頭及莖作瘡膿爛,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痊者:蒙萎灰一分,販鍘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緩如煎餅面,以泥瘡上,干則易之。禁酒、面、五李並熱食等。(《千金.食治》)
6治癰腫,跌打傷:鮮繁縷三兩,搗爛,甜酒適量,水煎服;跌打傷加瓜子金根三錢。外用鮮繁縷適量,酌加甜酒釀同搗爛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7烏題發:蒙萎為整,久久食之。(《聖惠方》)
各家論述
1.《別錄》:主積年惡瘡不愈。
2.《藥性論》:主治產後血塊,炒熱和童子小便服。
3.《本草拾遺》:主破血,產婦煮食之,及下乳汁;產後腹中有塊痛,以酒炒,絞取汁溫服;又取暴干為末,醋煮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惡血。
4.《本草圖經》:揩齒宣露,干作未有益。
5.《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振。治跌打損傷,消傷腫,又治無名腫毒。
6.《中國藥植圖鑒》:生葉探汁,外用治瘡傷;莖葉拌鹽酸之,能治齒痛;醋和,或燒存性麻油調敷瘡及腫毒。
7.《湖南藥物誌》:止小便利,遺尿,洗手足風丹,遍身癢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