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味辛,性溫,屬理氣藥。白豆蔻是常用的行氣,化濕,健胃,止嘔藥。能宣散肺中滯氣,溫行胃中寒氣,燥化脾經濕氣。適用於脾胃虛寒、濕郁或氣滯而導致的消化不良,嘔吐反胃,胸脘滿悶,腹部脹痛等症。常配合藿香、半夏、陳皮、生薑、丁香等同用。
白豆蔻有芳香行氣溫燥化濕的特長,可用於治療夏秋之交發生的濕溫病(身熱不揚,有汗而熱不退、頭痛身重胸脘堵悶,食慾不振,口不渴或口甜,小便不利、舌苔白厚滑膩、脈象濡滑緩)。常配合杏仁、苡仁,厚樸,半夏、滑石,通草、竹葉(三仁湯)等同用,而收到辛開,苦降、淡洛的功效,是治療濕溫最常用的方藥。
白豆蔻配陳皮、生麥芽、香稻芽等,可用於食慾不振,配高良姜、香附、乾薑,吳萸等,可用於胃寒疼痛。白蔻衣(即白蔻皮)長於理氣寬胸消脹,溫性較白蔻小,可應證選用。
用量一般五分至二錢。著去皮使用,名白蔻仁。入湯藥「後下」藥效較好。
肺胃火盛及氣虛者忌用。
注意:處方上如果只寫「蔻仁」藥房即給紫蔻仁。紫蔻仁主用為芳香行氣,溫中調胃藥。功效介於砂仁與自蔻之間,芳香溫燥之性,比砂仁較小,但比白蔻稍強。故在調胃藥中,有時可以紫蔻仁代替砂仁。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