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始載於《廣州植物誌》。
【拼音名】 Bian Ye Ronɡ
【別名】金不換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變葉榕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Variolosa Lindl.ex Ben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3-10m。小枝節間短,節上有環狀突起的托葉遺痕。葉互生;葉柄長6-10mm;托葉長三角形,長約8mm;葉片薄革質,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4-12cm,寬1.5-4cm,先瑞鈍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線微背卷;基脈3條,側脈6-10對,與中脈見成直角展出。隱頭花序,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球形,直徑10-12mm,紅色,有小瘤體,頂端苞片臍狀突起,基生苞片3,卵狀三角形,基部合生;總花梗長4-8mm;雄花、癭花同生於一花序托內,雄花散生內壁,花被片3-4;雄蕊2-3,花藥長於花絲;癭花花被片5-6,舟狀,花柱側生;雌花著生於另一株花序托內,花被片3-4。成熟隱花果(榕果)紅色,內有卵形瘦果,花柱側生。花期6-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平原或低海拔的山地、丘陵及疏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圓柱形,長短不等,直徑0.8-2cm。表面深棕色,有橫向皮孔,栓皮易脫落,露出淡紅棕色的皮部。質硬,斷面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棕色,具細密同心環紋。氣微,味淡。
【性味】味微苦;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催乳。主風濕痺痛;胃痛;癤腫;跌打損傷;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浸酒擦。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味苦,辛,性溫。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能。用於風濕性關節痛。腰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中暑發痧、催乳、癤腫及跌打損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