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脈根--《全國中草藥彙編》
【拼音名】 Bǎi Mai Gēn
【別名】黃花草、牛角花、黃瓜草、小花生籐、地羊鵲、斑鳩窩
【來源】豆科百脈根屬植物百脈根Lotus corniculatus L.,以全草入藥。春夏採集,切碎曬乾。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用於風熱咳嗽,咽炎,扁桃體炎,胃中痞滿疼痛;外用治濕疹,瘡癤,痔瘡。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加冰片少許,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百脈根--《辭典》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 Bǎi Mai Gēn
【別名】柏脈根(《唐書》)。
【來源】為豆科植物百脈根的根。
【原形態】
百脈根,又名:牛角花(《植物名實圖考》),都草、黃金花、五葉草、鳥距草。
多年生草本,高這11~45厘米。莖叢生,被疏的長柔毛或後來無毛。小葉5枚,3小葉位於葉柄的頂端,2小葉常生於葉柄的基部;小葉紙質,卵形或倒卵形,長5~20毫米,寬3~12毫米,無毛或於兩面主脈上有疏的長柔毛;小葉柄極短,長約1毫米,密被黃色長柔毛。花3~4朵排列成頂生的傘形花序;基部托著3枚葉狀苞片;花長1~1.4厘米;萼黃綠色,近於膜質,內外均被有長硬毛,長約6毫米,萼齒5,披針形,與萼簡等長或較長;花冠黃色,干時或成藍綠色,旗瓣倒卵形,長9~13毫米,闊4~6毫米,具較長的爪,翼瓣較龍骨瓣稍長,龍骨瓣彎曲約成135°,雄蕊10,成2束;子房無柄,花柱長而彎曲,柱頭頂生。莢果褐色。矩圓筒形,長21~27毫米,闊約3~4毫米,有多數種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佈】分佈湖南、湖北、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甘肅等地。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微寒,無毒。"
【功能主治】《唐本草》:"下氣,止渴,去熱,除虛勞,補不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錢;浸酒或入丸、散。
【摘錄】《辭典》
百脈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 Bǎi Mai Gēn
【英文名】 Root or stem of Littleleaf Indianmulberry, Herb of Birdsfoot Trefoil, Bird's Foot Trefoil, Bird's Foot Deervetch
【別名】柏脈根、牛角花、都草、黃金花、五葉草、鳥距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百脈根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tus corniculatus L.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挖根,洗淨,曬乾。
【原形態】百脈根 多年生草本,高10-60cm。莖叢生,有疏長柔毛或後來無毛。小葉5片,3小葉生於葉柄的頂端,2小葉生於葉柄的基部;小葉柄極短,長約1mm;葉紙質,葉片卵形或倒卵形,長5-20mm,寬3-12mm,先端尖,基部圓楔形,全緣,無毛或於兩面主脈上有疏長毛。花3-4朵排成頂生的傘形花序,具葉狀總苞;花長1-1.4cm;花萼黃綠色,寬鍾形,近於膜質,內外均具長硬毛,萼齒5,三釤形;蝶形花冠,黃色,旗寬倒卵形,長9-13mm,寬4-6mm,具較長的爪,翼較龍骨瓣稍長,龍骨瓣彎曲;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花柱長而彎曲,柱頭小。莢果長圓筒形,褐色,長2-2.7cm,闊3-4mm,內含多粒種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300-3400m的冷杉和高山櫟混交林或山坡草地、田間濕潤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
根含黃酮類化合物百脈根素(corniculatusin),百脈根素-3-O-β-D-半乳糖甙(corniculatusin-3-O-β-D-galactoside),3,5,8,3′,4′-五羥基-7-甲氧基黃酮(3,5,8,3′,4′-pentahydroxy-7-methoxyflavone),棉花皮素-7-甲醚-3-半乳糖甙(gossypetin-7-methylether-3-O-galactoside)。
此外,根還含有非瑟素(fisetin),5-去羥異鼠李素(geraldol),5-去氧山柰酚(5-deoxykaempferol),檸檬素(limoci-tin),3,5,7,4′四羥基-8-甲氧基黃酮(sexangularetin),棉子皮亭(gossypetine)。
【性味】甘;苦;微寒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補虛;清熱;止渴。主虛勞;陰虛發熱;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8g;或浸酒;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唐本草》:下氣,止渴,去熱,除虛勞,補不足。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