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 Bai Qū Cai
【別名】山黃連、土黃連、牛金花、八步緊、斷腸草[北京]
【來源】為罌粟科白屈菜屬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以全草入藥。花盛期采收,割取地上部,曬乾或鮮用。
【性味】苦,涼。有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痛,止咳。用於胃炎,胃潰瘍,腹痛,腸炎,痢疾,黃疸,慢性氣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研粉調膏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白屈菜 《*辭典》
【出處】《救荒本草》
【拼音名】 Bai Qū Cai
【別名】地黃連、牛金花(《植物名匯》),土黃連(《東北藥植志》),八步緊、斷腸草、山西瓜(《遼寧經濟植物誌》),雄黃草(《陝西中藥志》),山黃連(《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假黃連(《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小野人血草(《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帶花全草。5~7月開花時采收地上部分,置通風處乾燥。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主根圓錐狀,土黃色。莖直立,高30~100厘米,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細長柔毛,斷之有黃色乳汁。葉互生,1~2回單數羽狀全裂;基生葉長10~15厘米,全裂片2~5對,不規則深裂,深裂片邊緣具不規則缺刻,頂端裂片廣倒卵形,基部楔形而下延,上面近無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有白粉;莖生葉與基生葉形相同。花數朵,近傘狀排列,苞片小,卵形,長約1.5毫米,花柄絲狀,有短柔毛;萼片2,早落,橢圓形,外面疏生柔毛;花瓣4,黃色,卵圓形,長約9毫米;雄蕊多數,花絲黃色;雌蕊1,無毛,花柱短。蒴果條狀圓柱形,長達3.5厘米。種子多數,卵形,細小,黑褐色。有光澤及網紋。花期5~7月。果期6~8月。
此外,尚有大花白屈菜,花較大,花瓣廣卵形,長1.3~1.5厘米。分佈東北各地。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或山谷林邊草地。分佈東北、內蒙古、穎薄⒑幽稀5蕉5轎鰲⒔鍘⒔鰲⒄憬鵲亍?/p>
【化學成份】
新鮮植株有濃橙黃色的乳液,乳液中含多種生物鹼生物鹼含量0.7%或0.97~1.87%。其中有白屈菜鹼41%、原阿片鹼22%、人血草鹼17%、別隱品鹼9%、小檗鹼5%、白屈菜紅鹼3%、血根鹼1.5%、鷹爪豆鹼0.1%,還有羥基白屈菜鹼即氧化白屈菜鹼、甲氧基白屈菜鹼、隱品鹼,白屈菜黃鹼、白屈菜胺、高白屈菜鹼、羥基血根鹼即氧化血根鹼。除生物鹼而外,還含白屈菜酸、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膽鹼、甲胺、組胺、酪胺、皂甙、黃酮醇、白屈菜醇,還含強心甙,在開花期的含量最高。
根含生物鹼達1.33%或1.90~4.14%,一部分生物鹼與地上部分所含的相同,另含黃連鹼、刻葉紫堇明鹼、白屈菜玉紅鹼、白屈菜默鹼、菠菜甾醇、少量麥角甾醇和橡膠0.118%。
葉含黃酮類1.43%;多量維生素C。維生素C的含量在開花期最高,可達834毫克%,在果實成熟時含量最低,為231毫克%。
花含黃酮類2.10%。
果實含多量膽鹼、白屈菜鹼和四氫黃連鹼。種子含脂肪油40%、黃連鹼。發芽的種子含白屈菜紅鹼和小檗鹼。
【性味】
苦辛,微溫,有毒。
1《救荒本草》:"味苦微辣。"
2《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苦辛,有毒。"
3《北方常用中草藥》:"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
鎮痛,止咳,利尿解毒。治胃腸疼痛,黃疸,水腫,疥癬瘡腫,蛇蟲咬傷。
1《中國藥植志》:"治胃腸疼痛及潰瘍。外用為疥癬藥及消腫藥,以生汁塗布之。"
2《山西中藥志》:"下心火,退燒解熱,消炎殺菌,鎮痛鎮靜。"
3《四川中藥志》:"治肝硬化,皮膚結核,腳氣病,膽囊病及水腫黃疸。"
4《陝西中藥志》:"治毒蛇咬傷,止疼消腫。"
5《北方常用中草藥》:"有鎮痛,止咳,殺菌,利尿,解瘡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腹痛,瀉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2錢。外用:搗汁塗。
【附方】
1治水腫黃疸:白屈菜、蒲公英、商陸、臭草根,茵陳。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2治腸胃疼痛:白屈菜、丁香、烏賊骨、浙貝母、膽南星、冬瓜仁。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3治頑癬:鮮白屈菜用50%的酒精浸泡,擦患處。(《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4治瘡腫:鮮白屈菜搗爛敷患處。(《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5治胃痛,瀉痢腹痛,咳嗽:白屈菜五分至二錢,水煎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稻田皮炎,毒蟲咬傷,疥癬:白屈菜搗爛外敷或製成浸膏塗患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1治療百日咳
取白屈菜全草製成100%糖漿,小兒6個月以內每次5~8毫升,6個月至1歲8~10毫升,1~3歲10~15毫升,3~6歲15~29毫升,6歲以上20~30毫升,每日3次,飯前服。單純型連服8天,混合型12天。治療500例,治癒355例,好轉116例,有效率為94.2%。以單純型效果較好;混合型宜並用抗菌藥物。
2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白屈菜全株1斤,生甘草1兩,加水共煎3次,藥液混合再濃縮使每100毫升約含生藥4錢,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治療34例,近期控制7例,顯效15例。亦可製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5克),每服4片,每日3次。療效與煎劑相似。成熟之白屈菜效果似較好,反之則差,且易產生副作用。
3治療青年扁平疣
取新鮮全草搾汁,以棉球蘸汁擦患處,每日3次,每次5~15分鐘,痊癒為止。治療18例,治癒4例,顯效3例,有效4例,5例結果不明。用藥後半數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狀,如疼痛、瘙癢等。
4用作鎮痛解痙劑
取白屈菜、地榆等量,製成千浸膏粉,日服3次,每次1~2克。對於胃腸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疼痛,有緩解作用。
【摘錄】《*辭典》
白屈菜 《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 Bai Qū Cai
【英文名】 Greater Celandine Herb, Herb of Greater Celandine
【別名】地黃連、牛金花、土黃連、八步緊、斷腸草、山西瓜、雄黃草、山黃連、假黃連、小野人血草、黃湯子、胡黃連、小黃連。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elidonium majus L.〔C.majus L.var.grandiflorum DC.〕
采收和儲藏:盛花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曬乾,貯放於通風乾燥處。亦可鮮用。
【原形態】
白屈菜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含橘黃色乳汁。主根粗壯,圓錐形,土黃色或暗褐色,密生鬚根。莖直立,多分枝,有白粉,具白色細長柔毛。葉互生,一至二回奇數羽狀分裂;基生葉長10-15cm,裂片5-8對,裂片先端鈍,邊緣具不整齊缺刻;莖生葉長5-10cm,裂片2-4對,邊緣具不整齊缺刻,上面近無毛,褐色,下面疏生柔毛,脈上更明顯,綠白色。花數朵,排列成傘形聚傘花序,花梗長短不一;苞片小,卵形,長約1.5mm;萼片2枚,橢圓形,淡綠色,疏生柔毛,早落;花瓣4枚,卵圓形或長卵狀倒卵形,黃色,長0.8-1.6cm,寬0.7-1.4cm,兩面光滑,雄蕊多數,分離;雌蕊細圓柱形,花柱短,柱頭頭狀,2淺裂,密生乳頭狀突起。蒴果長角形,長2-4.5cm,直徑約2mm,直立,灰綠色,成熟時由下向上2瓣。種子多數細小,卵球形,褐色,有光澤。
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濕潤地、水溝邊、綠林草地或草叢中、住宅附近。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及江蘇、江西、四川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宜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和壤土上。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按行距100cm開淺溝,播種時將種子與倍量細沙混拌均勻,條播,覆土5cm,輕輕鎮壓,澆水。春播、秋播者15d左右出苗,苗出齊後,過密處應間拔,株距25-30cm,並清除雜草。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間有棉紅蜘蛛為害莖葉。發生期可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雙甲瞇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性狀】
性狀鑒別 根圓錐狀,密生鬚根。莖圓柱形,中空;表面黃綠色,有白粉;質輕易折斷。葉互生,多皺縮破碎;葉片完整者羽狀分裂,裂片先端鈍,邊緣具不整齊的缺刻,上面黃綠色,下面灰綠色,具白色柔毛,尤以葉脈為多。花瓣4片,卵圓形,黃色,常已脫落。蒴果細圓柱形,有眾多細小、黑色具光澤的卵形種子。氣微,味微苦。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裂片先端葉緣細胞壁呈乳頭狀突起。上下表面疏生多細胞非腺毛,以下面葉脈處較多而且長。非腺毛3-13個細胞,長150-1500μm。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波狀角質層。皮層外側有2列含葉綠體的下皮細胞,其下3-4列細胞壁稍厚。維管束約10個,環狀排列。韌皮部散有細小的乳汁管,其外側有韌皮纖維;木質部由導管及木薄壁細胞組成。髓大,多中空。
理化鑒別 (l)取本品粉末5g,氨水鹼化,氯仿20ml浸泡過夜,濾過。氯仿液分為2份,一份留作薄層點樣,另一份揮去氛仿,以1%鹽酸2ml溶解,放入試管中,滴加改良碘化欽鉀試液,溶液立即產生紅棕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2)薄層色譜 1取(l)項氛仿浸取液作供試品溶液。另取白屈菜鹼、四氫黃連鹼、白屈菜紅鹼、血根鹼加氯仿製成對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點於同一鹼性硅膠G薄層板上,用乙烷一氯訪一甲醇(6:3:0.3)展開,取出晾乾,紫外光燈下觀察,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