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名醫吳又可

吳又可,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活在公元1587—公元1657年間。當時,在封建統治和瘟疫猖獗的情況下,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根據記載,當時瘟疫發生頻率比較高,而且範圍特別廣,1641年的瘟疫就遍及山東、河北、浙江、江蘇等省。瘟疫的流行和傳染造成了很多人的死亡,但是當時的醫生對瘟疫沒有好的治療方法,這促使

吳又可潛心於對痕疫的研究和鑽研。他在借鑒前人對瘟疫的研究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對瘟疫的細緻的觀察和臨床治療,在1642年寫出了《瘟疫論》—書。

他在《瘟疫論》中提出瘟疫病是由〞戾氣」引起的,書中還對「戾氣」進行了細緻的記述。他認為戾氣是物質的,可以採用藥物制服;戾氣是通過口鼻進人體內,但是戾氣是否能夠導致瘟疫還要取決於戾氣的毒力和量以及人體的抵抗力;戾氣可以分成很多種類,種類不同的戾氣侵犯臟腑的部位不同,所以引發的疾病的種類也有所不同;引發人類產生瘟疫和禽獸的瘟疫的戾氣也是不同的;戾氣不僅能夠引發瘟疫,還可能會引發痘疹和疔瘡等外科化膿感染。

《瘟疫論》中所記載的瘟疫病種類繁多,比如傷寒、感冒、大麻風、斑疹等,同時對「戾氣」的記載也是非常全面的,這些發現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狀況下是難能可貴的。在他之前,人們經常把外科疾病感染的原因歸結為體內的「火邪」,吳又可卻把它歸結為「戾氣」,這是中醫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為以後的瘟疫疾病的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吳又可在此書中還對傷寒病和瘟疫病進行了一系列的比較,其中包括二者的病因、證候、治療、侵入途徑等方面,這種對比豐富了瘟疫病學說的內容,對瘟疫病和傷寒病的治療都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吳又可在治療瘟疫病方面的創新使我們現代人受益匪淺,他的關於「戾氣」致病的學說在現在的瘟疫病和傳染病方面來說還是十分先進的。另外,他關於「戾氣」的學說,給後世中醫學家留下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因為關於「戾氣」的物質本體,吳又可還沒有給出詳細的說明,人們可以按照他的思路,沿著他的腳步在瘟疫病研究上繼續前進。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