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Chonɡ Lian
【別名】海參、五母那包(《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矮地榆的根。秋、冬採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體無毛。主根粗壯近木質,淡黃白色,具淡紅色環紋。莖細,有稜,無毛。基生葉長約10厘米,單數羽狀復葉,小葉7~13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4~8毫米,寬幾與長相等,先端凹,基部近心形或截形,上面綠色,下面白綠色,邊緣具圓而有災尖的鋸齒,莖生葉互生,較小,頭狀花序頂生,花小,有小苞片;萼裂片4,白色,花瓣狀,長倒卵狀圓形,無花瓣;雄蕊6枚,心皮1,柱頭頭狀。瘦果倒圓錐形,有4條稜,包藏於宿存的萼筒內。
【生境分佈】生於沼澤、濕潤草地.分佈雲南、四川等地。
【性味】《雲南中草藥》:辛,溫。
【功能主治】
1《雲南中草藥》:補血調經。治月經不調,不孕症。
2《雲南中草藥選》:治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