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誌》。
【拼音名】Da Bi Zhai e
【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
【別名】皮蟲、大蓑蛾、昂吊蟲、袋蛾、袋子蟲、吊袋蛾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蓑蛾科(避債蛾科)動物大避債蛾活體幼蟲傷斷處流出的黃色體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ania preyeri (Leech).
采收和儲藏:將有幼蟲的窩剪開,取出幼蟲,用手的指輕取蟲體,剪去1-2只腳,即有淡黃色的液體流出,滴入消毒杯內。
【原形態】大避債蛾,雄成蟲體,翅皆褐色至黑色,翅脈黑色,前翅有半透明的斑紋4-5個。觸角羽狀。體長15-20mm,展翅33-42mm。雌成蟲體肥大,無翅,淡黃色,頭極小,口器皆退化,腹末2節有金黃色毛,體長25-30mm。幼蟲初齒時黃褐色,老熟時黑褐色。頭半圓形,口器發達,胸背部有黑褐色斑及縱帶。體長40m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每年發生1代事2代。雄蟲羽化後飛出,雌蟲羽化出來後仍棲於幼蟲之蓑巢內。幼蟲為害茶、棉、梅、李、桑等樹木。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蘇、安徽、福建、台灣、湖北、廣東等地。
【化學成份】幼蟲含脂類,碘價90.0,乙酰價10.3、皂化價219.0。脂肪酸:C14:0 酸24.6%、C16:1 酸29.O%,C18:2 酸24.8%。甾醇類以膽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為主。絲心蛋白(fibroin)及絲膠蛋白(sericin)由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組成。
【性味】鹹;苦;寒
【歸經】心;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主治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塗擦局部;或用液體直接滴入瘡口內。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誌》:有清熱解毒,生肌斂瘡,消腫止痛的功能。主治化膿性感染。可直接滴入瘡口內。也可用注射器取出液體,再滴入。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