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a Hēi Tou Cǎo
【別名】黃藥(《雲南思茅中草藥選》),大黃藥,一號黃藥、吊吊黃、小香薷(《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的全草。夏、秋采收,洗淨,陰於;或鮮用。
【原形態】亞灌木,高1~2米。全株有香氣。莖四方形,基部木質,紫紅色,無毛。幼枝疏被白色短毛。葉對生;披針形,長12~2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尖齒,下面密生小油點;葉柄長約5毫米。假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輪生於花軸上,下垂,白色,2唇形,小堅果倒卵形。花期10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溝邊、草叢中,常有栽培。分佈於雲南等地。
【性味】《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辛,溫。
【功能主治】《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祛風散寒,解熱止痛。治瘧疾,流感,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鎮。外用:搗爛敷。
【附方】
1防治炭疽病、流行性感冒:大黃藥(干品)三至五錢,煎湯服。(《紅河中草藥》)
2治風濕關節痛:大黃藥(干品)三至五錢,煎湯服。外用鮮品搗爛酒炒熱敷。(《紅河中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