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吳普本草》
【拼音名】Han Shuǐ Shi
【別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經》),凌水石(《別錄》),鹽精(《丹房鑒源》),水石、冰石(《石藥爾雅》),鵲石(《本事方》),鹽精石、泥精、鹽枕、鹽根(《綱目》)。
【來源】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的晶體。
【原形態】
礦物形態詳芒硝條。
【性味】
辛鹹,寒。
1《本經》:辛,寒。
2《綱目》:辛,鹹。
【歸經】
入心、胃、腎經。
1《綱目》:入腎走血。
2《本草新編》:入胃經。
3《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陰、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
清熱降火,利竅,消腫。治時行熱病,積熱煩渴,吐瀉,水腫,尿閉,齒衄,丹毒,燙傷。
1《本經》: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
2《本草經集注》:解巴豆毒。
3《別錄》: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口渴,水腫,小腹痺。
4《醫學入門》:治小兒丹毒,燒為末,醋調敷之。
5《綱目》:治小便白,內痺,涼血降火,止牙疼,堅牙明目。
6《醫林纂要》:除妄熱,治天行大熱及霍亂吐瀉,心煩口渴,濕熱水腫。
7《本草求真》:敷湯火傷。
8《本草求原》:治心腎實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敷。
【注意】
脾胃虛寒者忌服。
1《本草經集注》:畏地輸。
2《本草經疏》:凡陰虛火旺,咳嗽吐血,多痰,潮熱骨蒸,並脾胃作洩者不宜服。
3《本草求真》:虛人熱浮,切忌。
【附方】
1治五臟六腑積熱,天行時氣疫熱,以致煩滿消渴:凝水石、石膏、滑石各五錢,甘草二錢。研末。每服一錢,白湯調服。(《方脈正宗》)
2治傷寒發狂,或棄衣奔走,逾牆上屋:寒水石、黃連(去須)各等分。上細末,每服二錢,濃煎甘草湯,放冷調服。(《本事方》鵲石散)
3除熱癱癇:大黃、乾薑、龍骨各四兩,桂枝三兩,甘草、牡蠣各二兩,寒水石、滑石、亦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兩。上十二味,杵,粗篩,以韋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溫服一升。(《金匱要略》風引湯)
4治風熱心躁,口乾狂言,渾身壯熱及中諸毒:寒水石半斤(燒半日,淨地坑內,盆合,四面濕土壅起,候經宿取出),入甘草末、天竺黃各二兩,龍腦二分。糯米膏丸,彈子大,蜜水磨下。(《姚僧坦集驗方》龍腦甘露丸)
5治男女轉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兩,滑石一兩,葵子一合。為末。水一鬥,煮五升,時服,一升即利。(《永類鈐方》)
6治小兒丹毒,皮膚熱赤:凝水石五錢,水調和豬膽汁塗之。(《本草匯言》)
7治牙齒內血出,並有竅眼,時時吐血:寒水石粉、硃砂、甘草、腦子。上等分,為細末。每用少許,干摻有竅處。(《普濟方》)
8治湯火傷灼:寒水石燒研敷之。(《衛生易簡方》)
【各家論述】
1《綱目》:凝水石其氣太寒,其味辛鹹,入腎走血,除熱之功,同於諸鹽。古方所用寒水石是此石,唐、宋諸方寒水石是石膏,近方寒水石則是長石、方解石。用者詳之。
2《本草經疏》:凝水石,《本經》味辛氣寒,《別錄》加甘,大寒無毒。《經》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又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大寒微鹹之性,故主身熱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及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也,易饑作渴,亦胃中伏火也,甘寒除陽明之邪熱,故能止渴不饑。水腫者濕熱也,小便多不利,以致水氣上溢於腹,而成腹痺,辛鹹走散之性,故能除熱利竅消腫也。療腹中積聚者,亦取其辛散鹹軟之功耳。凝水石,按本文雲鹽之精,則與石膏、方解石大相懸絕矣。因石膏有寒水石之名,而王隱君復雲寒水石又名方解石,以致混淆難辨,其功能各不同,用者自宜分別。生鹵地,味辛鹹,碎之如朴硝者,是凝水石。其氣大寒,能除有餘邪熱。《經》曰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者宜之,請濕腫滿屬脾土者忌之,大宜詳審,慎勿有誤。
3《本經逢原》:寒水石,治心腎積熱之上藥,《本經》治腹中積聚,鹹能軟堅也;身熱皮中如火燒,鹹能降火也。《金匱》風引湯,《局方》紫雪,皆用以治有餘之邪熱也。如無真者,戎鹽、玄精石皆可代用,總取鹹寒降洩之用耳。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