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辣蓼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拼音名】Honɡ La Liǎo

【別名】辣柳草、蓼子草、斑蕉草、青蓼、蝙蝠幅草、辣馬蓼、辣椒草、軟水蓼、旱辣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辣寥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hydropiper L.var.flaccidum(Meissn.)Steward[Polygonum flaccidu Meissn.]

采收和儲藏:花期采收,鮮用或晾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60-90cm。全株散佈腺點及短伏毛。莖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色;節膨大。葉互生;有短柄;托葉鞘膜質,口緣生長刺毛;葉片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上面深綠色,有八字形的黑斑。總狀花序穗狀,頂生或腋生,花序梗細長,上部彎曲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裂片倒卵形,紅色或白色,散佈褐色點腺;雄蕊8;花柱3枚。瘦果三角形,外包宿存花被。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近水邊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華東、中南及台灣、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辣蓼全草及根含揮發油,鞣質及黃酮類物質:水蓼素(Persicarin),水蓼素-7-甲醚(Persicarin-7-methyl ether),3』-甲基鼠李素(rhamnazi)及金絲桃甙(hyperin),又含蒽醌衍生物及蓼酸(polygonic acid)等[1]。

【藥理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製作用。日本所產的馬蓼Polygonum blumei Meissn.與犬蓼Persicaria longiseta有驅蛔作用。

【性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解毒;除濕;散瘀;止血。主治痢疾;洩瀉;乳蛾;瘧疾;風濕痺痛;跌打腫痛;崩漏;癰腫疔瘡;瘰疬;毒蛇咬傷;濕疹;腳癬;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漱。

【各家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根:治痢疾。

2.《泉州本草》:清熱解毒,止渴,利小便。治胃腹冷痛,中暑煩渴,小兒痢疾,蛇犬咬傷。3.《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去風濕,通關竅,散瘀,解毒,殺蟲,止血。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